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作者:佚名
2010-06-01 15:27
來源:不詳
(1)石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細則》規定,在突出煤層的構造破壞帶,包括斷層,褶曲、火成巖侵入等;在煤層賦存條件急劇變化和采掘應力疊加的區域;在工作面預測過程中出現噴孔、頂鉆等動力現象或工作面出現明顯突出預兆時,應視為突出危險工作面。石門揭開突出煤層前,可選用綜合指標法,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或其它經證實有效的方法預測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采用綜合指標法預測石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方法同前。利用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預測石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方法如下:
①在石門工作面距煤層最小垂距為3m~10m時,利用探明煤層賦存條件和瓦斯情況的鉆孔或至少打兩個直徑為50mm~75mm的預測鉆孔,在其鉆進煤層時,用1mm~3mm的篩子篩分鉆屑,用瓦斯解吸儀測定其瓦斯解吸指標(Δh2或K1)。
Δh2:是指啟動解吸儀2min的解吸儀讀數。
K1:煤樣從煤體脫離暴露在大氣中第一分鐘期間每克煤樣瓦斯解吸量。
②鉆屑瓦斯解吸指標的突出臨界值,應根據實測數據確定。
③當指標超過臨界值時該石門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反之。為無突出危險性工作面。
(2)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在突出危險區域中掘進煤巷時,可采用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R值指標法、鉆屑指標法及其它經證實有效的方法(鉆屑溫度、煤體溫度,放炮后瓦斯涌出量等)預測煤巷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
&1) 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
用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方法如下:
①在掘進工作面的軟分層中,靠近巷道兩幫,各打一個平行于巷道掘進方向直徑為42mm、深3.5m的鉆孔。
②用專用的封孔器封孔,封孔后測量室長度為0.5m。
③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測定必須在打完鉆孔后2min內完成。
判斷突出危險性地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地臨界值qm應根據實測資料分析確定;如無實測資料時,可參照下表中地臨界值qm。當實測地q值等于或大于臨界值qm煤巷掘進工作面應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實測值小于臨界值qm時,該工作面應預測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
判斷突出危險性的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臨界值(qm)
煤的揮發分Vdaf/% 5-15 15-20 20-30 >30
qm/ Lmin-1 5.0 4.5 4.0 3.5
用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預測巷道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如預測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每預測循環應留有2m預測超前距。
2)鉆屑指標法
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應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①在每巷掘進工作面打2個(傾斜和急傾斜煤層)或3個(緩傾斜煤層)直徑為42mm、孔深8m~10m的鉆孔。
②鉆孔每打1m預定鉆屑量一次,每隔2m測定一次鉆屑解吸指標。根據每個鉆孔沿孔長每米的最大鉆屑量Sm和鉆屑解吸指標K1或△h2預測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
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各項指標的突出危險臨界值應根據現場測定資料確定。如無實測資料時,可參照表3-7的數據確定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實測得到的任一指標Smax值、K1值或△h2值等于或大于臨界值時,該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
③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突出危險性,當預測為無突出危險時,每預測循環應留有2m的預測超前距。
3)R值指標法(綜合指標)
R值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程序如下:
①在煤巷掘進工作面打2個(傾斜或急傾斜煤層)或3個(緩傾斜煤層)直徑為42mm、深為5.5mm~6.5mm的鉆孔。鉆孔應布置在較軟分層中,一個鉆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并平行于掘進方向,其他鉆孔的終孔點應位于巷道輪廓線外2m~4m處。
②鉆孔每打1m,測定一次鉆屑量和鉆孔瓦斯涌出的初速度。測定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時,測量室的長度為1.0m。根據每個鉆孔的最大鉆屑量和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按下式確定各孔的R值:
R=(Smax-1.8)( qm-4)
式中,Smax——每個鉆孔沿孔長最大鉆屑量,L/m;
qm——每個鉆孔沿孔長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L/m•min。
判斷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臨界指標Rm應根據實測資料確定;如無實測資料時,取Rm=6。任何一個鉆孔中,
當R>Rm(Rm=6)時,該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
當R
當R為負值時,應用單項(取公式中正值項)指標預測。
③當預測為無突出危險時,每預測循環應留有2m的預測超前距。
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臨界值
△h2 最大鉆屑量 K1 危險性
Pa Kg/m L/m mL/(g min1/2)
≥200 ≥6 ≥5.4 ≥0.5 突出危險工作面
<200 <6 <5.4 <0.5 無突出危險工作面
關鍵詞:工作面危險性
《細則》規定,在突出煤層的構造破壞帶,包括斷層,褶曲、火成巖侵入等;在煤層賦存條件急劇變化和采掘應力疊加的區域;在工作面預測過程中出現噴孔、頂鉆等動力現象或工作面出現明顯突出預兆時,應視為突出危險工作面。石門揭開突出煤層前,可選用綜合指標法,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或其它經證實有效的方法預測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采用綜合指標法預測石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方法同前。利用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預測石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方法如下:
①在石門工作面距煤層最小垂距為3m~10m時,利用探明煤層賦存條件和瓦斯情況的鉆孔或至少打兩個直徑為50mm~75mm的預測鉆孔,在其鉆進煤層時,用1mm~3mm的篩子篩分鉆屑,用瓦斯解吸儀測定其瓦斯解吸指標(Δh2或K1)。
Δh2:是指啟動解吸儀2min的解吸儀讀數。
K1:煤樣從煤體脫離暴露在大氣中第一分鐘期間每克煤樣瓦斯解吸量。
②鉆屑瓦斯解吸指標的突出臨界值,應根據實測數據確定。
③當指標超過臨界值時該石門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反之。為無突出危險性工作面。
(2)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在突出危險區域中掘進煤巷時,可采用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R值指標法、鉆屑指標法及其它經證實有效的方法(鉆屑溫度、煤體溫度,放炮后瓦斯涌出量等)預測煤巷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
&1) 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
用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方法如下:
①在掘進工作面的軟分層中,靠近巷道兩幫,各打一個平行于巷道掘進方向直徑為42mm、深3.5m的鉆孔。
②用專用的封孔器封孔,封孔后測量室長度為0.5m。
③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測定必須在打完鉆孔后2min內完成。
判斷突出危險性地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地臨界值qm應根據實測資料分析確定;如無實測資料時,可參照下表中地臨界值qm。當實測地q值等于或大于臨界值qm煤巷掘進工作面應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實測值小于臨界值qm時,該工作面應預測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
判斷突出危險性的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臨界值(qm)
煤的揮發分Vdaf/% 5-15 15-20 20-30 >30
qm/ Lmin-1 5.0 4.5 4.0 3.5
用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預測巷道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如預測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每預測循環應留有2m預測超前距。
2)鉆屑指標法
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應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①在每巷掘進工作面打2個(傾斜和急傾斜煤層)或3個(緩傾斜煤層)直徑為42mm、孔深8m~10m的鉆孔。
②鉆孔每打1m預定鉆屑量一次,每隔2m測定一次鉆屑解吸指標。根據每個鉆孔沿孔長每米的最大鉆屑量Sm和鉆屑解吸指標K1或△h2預測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
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工作面突出危險性時,各項指標的突出危險臨界值應根據現場測定資料確定。如無實測資料時,可參照表3-7的數據確定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實測得到的任一指標Smax值、K1值或△h2值等于或大于臨界值時,該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
③采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突出危險性,當預測為無突出危險時,每預測循環應留有2m的預測超前距。
3)R值指標法(綜合指標)
R值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程序如下:
①在煤巷掘進工作面打2個(傾斜或急傾斜煤層)或3個(緩傾斜煤層)直徑為42mm、深為5.5mm~6.5mm的鉆孔。鉆孔應布置在較軟分層中,一個鉆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并平行于掘進方向,其他鉆孔的終孔點應位于巷道輪廓線外2m~4m處。
②鉆孔每打1m,測定一次鉆屑量和鉆孔瓦斯涌出的初速度。測定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時,測量室的長度為1.0m。根據每個鉆孔的最大鉆屑量和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按下式確定各孔的R值:
R=(Smax-1.8)( qm-4)
式中,Smax——每個鉆孔沿孔長最大鉆屑量,L/m;
qm——每個鉆孔沿孔長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L/m•min。
判斷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臨界指標Rm應根據實測資料確定;如無實測資料時,取Rm=6。任何一個鉆孔中,
當R>Rm(Rm=6)時,該工作面預測為突出危險工作面;
當R
③當預測為無突出危險時,每預測循環應留有2m的預測超前距。
用鉆屑指標法預測煤巷掘進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臨界值
△h2 最大鉆屑量 K1 危險性
Pa Kg/m L/m mL/(g min1/2)
≥200 ≥6 ≥5.4 ≥0.5 突出危險工作面
<200 <6 <5.4 <0.5 無突出危險工作面
關鍵詞:工作面危險性
上一篇: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下一篇:掘進工作面發生瓦斯事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