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安全生產整頓能否不搞“下不為例”?

      作者:佚名 2009-07-10 23:28 來源:不詳

        “整頓后,凡發現一個縣(市、區)有兩處非法采礦者,國土資源局局長立即停職檢查!”這是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在日前召開的緊急會議上“再次部署”從嚴打擊各種非法采礦行為時發出的警告。(據《河南日報》11月23日報道)

        近期河南省連續發生兩起煤礦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該省國土資源廳的此次整頓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動的。亡羊補牢,猶為未晚。“再出重拳”,師出有名。但讓人遺憾的是,此番“從嚴打擊”又是一次“下不為例”———“拳頭”雖然握得緊緊的,但還是沒有打出去!

        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過很多起煤礦安全事故。每次發生重大事故后,都會出現這樣的“組合”動作:召開緊急會議———“拉網式”檢查———發出嚴厲警告:“如果以后再發現……一定嚴肅處理”,諸如此類,周而復始。效果如何呢?事實已經作出了回答。無證開采的非法小煤礦從未絕跡,違法采礦行為屢禁不止,大大小小的事故時有發生。

        為什么會這樣呢?主要就是因為總是搞“下不為例”。上一次“警告”說“今后”如果不改將如何如何,下一次“警告”依然這么說。每一次“今后”,都是對此前責任的赦免,也是對以前“警告”的否定———如此“警告”復“警告”,“今后”復“今后”,誰還會把它當回事呢?

        政令要有權威性,就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然而,迄今為止,除事故的直接責任者外,沒有聽說有哪個地方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因為監管不力而受到“嚴肅處理”。就拿河南近期發生的這兩起嚴重事故來說,當地的安全生產監督部門有沒有監管不力的責任?在這次整頓中,有沒有查出違法采礦的情況?如果有,為什么不按照以前的規定追究責任呢?

        “三令五申”不如抓個典型。如果能像中央去年防治非典免去兩名正部級干部那樣,抓幾個在安全生產方面玩忽職守而且我行我素的典型,摘掉幾頂“烏紗帽”,相信絕大多數安全生產監管干部再也不敢把“警告”當成“耳旁風”。果如此,違法采礦行為屢禁不止的局面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扭轉。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