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見的評價方法
作者:xumin
2008-08-09 17:46
來源:煤礦安全生產網
(1)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FMEA) 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是由可靠性技術發展起來的,是將該項目作為一個系統,從系統中的組件的故障狀態進行分析,逐次歸納到子系統和系統的狀態,主要是考察系統內會出現哪些故障,它們對系統會產生什么影響,以及怎樣發現和消除它們。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法將故障類型等級分為4級,見表4-1。
表4-1 故障類型等級劃分表
級別
危險程度
可能導致的后果
Ⅰ
致命的
可能造成死亡或系統損失
Ⅱ
嚴重的
可能造成重傷、嚴重職業病或主系統損壞
Ⅲ
臨界的
可能造成輕傷、輕度職業病或次要系統損壞
Ⅳ
可忽略的
不會造成傷害和職業病、系統不會損壞
(2)預先危險性分析(PHA)
預先危險性分析,是在每項生產活動之前,特別是在設計的開始階段,對系統存在的危險類別、出現條件、事故后果等進行概略地分析,盡可能評價出潛在的危險性。其目的是早期發現系統的潛在危險因素,確定系統的危險等級,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防止這些危險因素發展成為事故,它是由具有豐富知識和實踐的工程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經過分析、討論實施的。在分析系統危險性時,為了衡量危險性的大小及其對系統破壞性的影響程度,可以將各類危險性劃分為4個等級。見表4-2。
表4-2 危險性等級劃分表
級別
危險程度
可能導致的后果
Ⅰ
安全的
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及系統損失
Ⅱ
臨界的
處于事故的邊緣狀態,暫時還不致于造成人員傷亡、系統損壞或降低系統性能,但應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
危險的
會造成人員傷亡和系統損壞,要立即采取防范對策措施
Ⅳ
災難性的
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及系統嚴重破壞的災難性事故,必須予以果斷排除并進行重點防范
(3)事故樹分析法(FTA)
事故樹是一種描述事故因果關系的“樹”,事故樹分析法是安全系統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對各種系統的危險性進行識別評價,既能適用于定性分析,又能進行定量分析,具有簡明、形象化的特點,體現了以系統工程方法研究安全問題的系統性、準確性和預測性。事故樹分析法作為安全分析評價和事故預測的一種先進的科學方法,已經得到國內外的公認和廣泛采用。
事故樹分析法首先確定系統的危險或事故,作為事故樹的頂上事件,然后逐項分析導致發生頂上事件的各個事件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和因果關系,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它不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提示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工程或設備的設計階段、在事故查詢或編制新的操作方法時,都可以使用事故樹分析法對它們的安全性作出評價。
上一篇:評價單元劃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