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反應的火災危險性分析與評價——氧化反應火災爆炸危險性評價3
作者:不詳
2008-03-27 22:22
來源:煤礦安全生產網
選擇火災危險性較大的丙烯氨氧化生產丙烯腈裝置,運用美國道化學公司的火災、爆炸危險指數法(第七版),對氧化反應器的火災爆炸危險性進行評價。
2.1基礎數據
某生產能力13萬t/a的石油化工廠丙烯腈裝置,原料丙烯、氨、氧和空氣按配料比例進入流化床反應器進行氧化反應,生成產物丙烯腈,同時發生多種副反應,生成氫氰酸、乙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丙烯醛、丙烯酸等。反應氣體流出物中還包括部分未反應的丙烯、氨、氧和氮等。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器設計壓力2.4kPa,操作壓力0.4kPa,反應器操作溫度450℃,物料狀態為氣態。
2.2選取物質系數(MF)
由于反應器中丙烯腈的物質系數量大,且體積比大于5%,則取丙烯腈物質系數為反應單元物質系數。物質系數MF為24,烯燒熱Hc為3.186×104kJ/kg,健康危害N(H)為4,易烯性N(F)為3,化學活性N(R)為2,自烯點481℃,爆炸極限3.05%~17%。
2.3確定一般工藝危險性系數(F1)
一般工藝危險性是確定事故危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2.4 確定特殊工藝危險性系數(F2)
特殊工藝危險是影響事故發生概率的主要因素,特定的工藝條件是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2.5計算工藝單元危險系數(F3)
F3= F1× F2=9
2.6計算火災爆炸危險指數(F&EI)
F&EI=F3×MF=9×24=216
火災爆炸指數被用來估計生產過程中的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壞。
因此,氧化反應器危險等級為V級,危險程度非常高。
2.7確定單元危害程度
2.7.1暴露半徑(R)
R=F&EI×0.256=49.2m
2.7.2暴露區域(A)
A=πR2=π×49.22=7600㎡
若用一個圍繞氧化反應器的圓柱體來表征火災、爆炸時單元所承受風險的大小,則圓柱體的底面積為暴露區域面積,高為暴露半徑。
2.7.3單元危害系數(DF)
按DOW法(第七版),查《單元危害系數計算圖》,得DF=0.886。它表示在單元影響區域內,一旦發生火災、爆炸,有88.6%的部分將遭到破壞。
2.8確定安全措施補償系數(C)
安全措施補償系數包括工藝控制補償系數、物質隔離補償系數和防火措施補償系數三項內容。
2.9補償后火災爆炸指數(F&EI)
F&EIˊ=F&EI×C=90.72
因此,經安全措施補償后氧化反應器的危險等級由V級降為II級,危險程度為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