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方法實例(下)
作者:佚名
2007-09-14 21:00
來源:煤礦安全生產網
( 三 ) 關于評估等級的判定標準
關于評估標準的問題 ,在兵器工業總公司制定的 BZA-1 評估方法中采用五等級判定法 :I 輕度危險 ,Ⅱ 比較危險 ,Ⅲ 中等危險 ,Ⅳ嚴重危險 ,Ⅴ非常危險。但國外各種評估方法給出的標準不盡相同 , 如 F&EI 以折算的損失工作日來衡量危險級別 , 而 DOW 危險性 指數等級判定表分為 9 個等級 ,Mond 法則分為 8 個等級。
考慮到各種標準的統一需要一個過程 , 本次評估結果仍采用原方法中的評估標準。但是為了有一個定性的認識 , 把這些評估結果對照到前述五等級判定法時, 對應關系見表4-24。
Mond法綜合危險性指數
R危險性分類
BZA-1對照表分類
0~20
緩和
Ⅰ
20~100
低
Ⅱ
100~500
中等
500~1100
高(第一類)
Ⅲ
1100~2500
高(第二類)
Ⅳ
2500~12500
很高
12500~65000
極端危險
Ⅴ
65000以上
極端嚴重
表 4-24 Mond法和BZA法危險性分級標準對照表
各單元的評估結果對照為:
單元1:
(非常嚴重)
總公司級
單元2:
(非常嚴重)
總公司級
單元3:
(可能是災難性)
國家級
單元4:
(極端)
總公司級
( 四 ) 結論
某廠活性炭生產車間的破碎、炭化、活化、催化劑等主要工段 , 經過全面安全評估 , 其危險等級已達到 " 非常嚴重”(D) 以上或 " 危險性高”(R) 以上 , 其中最嚴重的是活化工段 , 已經 達到 " 可能是災難性”(D) 或 " 極端危險”(R) 等級或國家級。作為一個生產車間 , 其主要生產 工段都達到危險性很高的嚴重狀態 , 說明該廠活性炭生產線已屬于國家級的重大危險源。
從生產現場情況看 , 破漏的廠房、陳舊的設備、惡劣的生產環境 , 由此構成的爆燃、毒害、污染等重大事故隱患 , 確實與我國惟一的防化器材生產大廠的地位極不相稱 , 與我國現代工業發展水平極不相容。
因此 , 某廠活性炭生產線安全技術改造任務已經迫在眉捷 , 否則, 如果勉強維持生產, 一旦發生事故 , 給國家財產、人民生命以及社會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是巨大的 ,是無可挽回的。
上一篇:安全評價方法實例(中)
下一篇:系統安全綜合評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