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流】因地制宜再創新 科技領航動力足——招賢礦業召開井地一體聯合水力壓裂多災害協同治理技術交流座談會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任務要求,完成所有沖擊地壓礦井實現井上下水力壓裂的任務要求,解決地面水力壓裂選址困難、相關手續辦理周期長等問題,全力確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5月24日,招賢礦業與中煤科工集團公司首席專家姜在炳、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專家劉明軍等人舉行座談,召開井地一體聯合水力壓裂多災害協同治理技術交流座談會,公司領導縱峰、于元林、秦慶舉及相關部室負責人參會。
會上,專家就井地一體聯合水力壓裂多災害協同治理技術產生的背景、技術定位以及實施方案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講解,重點闡釋了井地聯合水力壓裂技術的工藝流程和關鍵環節。
井地聯合分段壓裂沖擊地壓防治技術是在原2306工作面地面水平井分段水力壓裂技術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探索優化。該技術采用井下施工鉆孔、地面水力壓裂的模式,通過施工一口貫通井,并鋪設高壓管線,將井下鉆孔與地面壓裂設備相連接,實現一個地面井場壓裂多個工作面的目的,與地面水平井分段水力壓裂技術相比,該技術能夠實現地面大排量、高壓力、大液量分段壓裂,有利于提高壓裂施工效率,具有安全智能操控、視頻全程監控、遠程控制、高壓作業區和操作區分離以及鉆井工程量減少,費用降低等突出優勢,極大減少了工農關系處理,簡化行政手續。據悉,該技術成功實施后,將實現離層水、瓦斯、防滅火等主要礦井災害協同治理,不斷豐富多元災害同防同治技術路徑,降低整體礦井災害治理成本,實現災害超前精準治理,強化治本攻堅。
招賢礦業通過對比井下預裂切頂爆破孔、井下水力壓裂鉆孔、地面水力壓裂鉆孔、井地聯合水力壓裂四類技術的工程量、工期以及優缺點等方面數據,充分考量四采區工作面對應地形崎嶇、用地手續辦理難度大等實際狀況,決定將井地聯合水力壓裂技術作為四采區沖擊地壓防治的最優方案。后期,招賢礦業將進一步優化論證具體實施方案,必要時在井下實施高位定向試驗鉆孔,以期早日實現多災害協同治理的最終目標。
招賢礦業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沖擊地壓防治工作,嚴格按照《沖擊地壓防治細則》落實各項舉措,井下布置有SOS微震監測系統,布置監測點共22個,區域監測采用KJ615應力在線監測及ARES-5/E地音監測,精準監測和準確定位采掘工作面微震事件的發生地點、能量大小、位置和頻次等信息,及時對基礎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對比查看監測區域事件的發生頻次及集中程度,準確判斷監測區域的沖擊危險性,做好沖擊危險預測預報工作。上一年度,防沖辦公室完成了《1304(外)、2306工作面回采期間沖擊危險性評價和防沖設計》、《招賢煤礦2302、2307工作面掘進期間沖擊危險性評價和防沖設計》等報告的編制工作,為采掘工作中沖擊地壓防治提供了技術指導。本次井地一體聯合水力壓裂多災害協同治理技術研究就是招賢礦業依托科技賦能,不斷增強礦井災害治理能力,推進礦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