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以史為源,“廉”花盛開

      作者:賈源鑫 2024-03-12 09:34 來源:煤礦安全網

        廉潔文化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清正廉潔的故事廣為流傳、經久不衰,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學習。無論歷史如何發展,時代怎樣變遷,敬廉崇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永遠是時代的主旋律。

        明朝于謙曾在河南做官,按當時的規矩,地方官員每年都要進京接受考察。這一年輪到于謙進京,手下的人攔住他說:“您什么都不帶,進京不送禮什么事都辦不成。”于謙笑著提起兩只袍袖風趣地說:“這就是我要帶的東西。”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清貧既是做人之要,也是為官之德。春秋時期“叔向賀貧”的故事發人深思,故事闡明一個道理:居貧修德,能使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而憂貧喪德、貪婪無度,便會禍國殃民,害己害人。明代的海瑞居官剛正,持己清苦,任淳安知縣時,穿布袍,吃粗食。海瑞去世時,眾人湊錢替他收殮,哭著祭奠他的人百里不斷。清代名臣于成龍身居封疆之位,依然是“布衣蔬食,半茹糠秕”“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因此被百姓稱為“于青菜”。

        清廉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一直提倡并不斷延續的精神美德。歷史人物的清廉故事告訴世人,要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歷史名人如此,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歷程亦是如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百年偉業之中我們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不渝將人民放在首位,始終將廉潔貫穿發展之中。從革命戰爭時期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曲,到近來八項規定不斷落實落細落地,中國共產黨人的廉潔本性貫穿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之中,作為國企員工在黨史學習之中,也要堅守廉潔初心,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增磚添瓦。

        我們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的職業生涯,身邊圍繞著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智力不同,性格各異,財富不等,然而正直、清廉、誠實、奉獻是我們可以共同選擇的生活態度。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勤者不貧,廉者不腐。這些美好的品質才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財富,它們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被埋沒,伴隨著我們一生熠熠生輝。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