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尋紅色文化,傳承革命基因,8月8日,經濟管理學院“什么都隊”實踐團成員陳瑤同學赴福建省泉州市龍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追尋紅色足跡,錘煉堅定信仰”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龍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門
在鯉城區紅色記憶展館內,陳瑤同學首先參觀了“信仰與忠誠”主題展廳。展廳左側是“勝利會師”和“遵義會議會址”的浮雕,生動展現了先輩們“為信仰而生,為信仰而死”的忠誠和熱血;右側的烈士墻則介紹了包括李剛同志在內的23名革命志士,他們和無數的革命先烈用勇敢的信念、年輕的生命書寫了泉州23年的革命斗爭史。實踐團成員陳瑤同學認識到:“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革命前輩的信仰、信念、信心,都會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信仰與忠誠”展廳
“道路與覺醒”主題展廳主要展示了泉州在抗日戰爭時期各個組織發起的抗日活動。當地的仁人志士以及旅居海外的泉州籍華僑或成立革命組織,或制造革命輿論,或提供錢財支持革命,或投身革命活動,為抗日救國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展廳通過展示英勇戰士們的事跡,表現出革命先烈的犧牲精神。展廳內展出了許多珍貴的照片,人們置身其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泉州人民的革命覺醒歷程。
“道路與覺醒”展廳
第三個展廳的主題是“理想與方向”,此展廳以李剛同志的“只要心中有了黨,就永遠不會失去方向”為引,介紹了解放軍解放泉州的過程。在無數革命志士的奮斗和犧牲下,70年前的古城泉州經歷了一場改天換地的戰斗,革命戰士不畏艱險、勇敢向前的革命精神讓實踐團成員肅然起敬。
實踐團成員在展館內參觀學習
革命精神是推動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它教導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要勇不退縮,堅持自己的信念,并努力奮斗。通過此次鯉城區紅色記憶展館研學活動,實踐團成員更加堅定了為社會進步和人民福祉而努力的信念。陳瑤同學表示:“我將始終銘記這次經歷,傳承并弘揚革命精神,將先人的囑托轉化為行動的動力,努力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者:陳瑤 唐杰
攝影:陳瑤
圖文校對:王浩然 王一涵
責任編輯:楊世勇 黃天靜 陳紅微
審核:孫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