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窗戶的密封條貼好了,冷風不會再漏進來!有事給我打電話。”游禮清說。12月1日,新疆屯南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職工游禮清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為身邊的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游禮清,57歲,一名有36年黨齡的共產黨員。1983年應征入伍,1986年退伍到十師礦區工作,2017年調入新疆屯南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工作。36年來,游禮清發揮自身特長,默默為身邊職工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是他們交口稱贊的“勤快人、熱心人”。
32年前,在做公益活動的時候,游禮清抬東西左手腕意外受傷血管和神經被割斷,手術中腕部只接上一條動脈與靜脈,慶幸的是經過康復鍛煉最終保住了左手。傷勢逐漸恢復后,他的左手一直存在麻木感,變天手就發涼,不能干重體力活。經歷了一場“大劫”,游禮清不僅沒有消沉,而且更加熱衷公益活動。“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覺得初心就是要有愛心,要發揮自身的特長,給身邊的人多做實事!”游禮清笑著說。
近三年來,游禮清積極響應企業黨委的號召,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奮勇沖鋒在疫情防控一線。他主動肩負起物資配送、信息走訪排查、核酸檢測、站崗執勤等工作,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與熱愛。游禮清負責金源社區光明南北區住宅樓生活物資的配送,他主動打電話聯系居民,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安撫他們的情緒,及時解決他們生活中遇見的難題。他不計個人得失,開著自家的私家車為各家各戶送生活物資,全力保障居民正常生活需求。
偏遠的沙吉海礦區沒有社區,居民信息的摸排統計量非常大。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氣里,游禮清和同事挨家挨戶的排查信息,一直排查到凌晨。由于游禮清的手受過傷,手凍得麻木寫字在顫抖,同事勸他回去休息,但是“固執”的他還是堅持下來。
“大半夜的,你幫我修好家里的暖氣片!太麻煩你了!”居民崔顯書不斷想把錢塞到游禮清口袋里,游禮清謝絕了他的心意。游禮清曾經在供電供暖一線工作過5年,練就一手維修“硬功夫”。多年以來,只要聽說身邊的群眾家里出現電線老化停電、管道漏水等生活突發難題,游禮清就立刻帶著工具主動幫忙搶修,從未收過一次錢。多年以來,游禮清為什么能堅持義務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他的好朋友們很好奇。“我是退伍軍人,又是共產黨員!在大家有需要的時候就要主動作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游禮清微笑著回答。
每年冰雪融化之后,在礦區的戶外總能看到一個忙忙碌碌的身影。多年來,游禮清堅持綠化美化礦區的環境,主動維修綠化供水管路,清掃環境衛生。勤勞的游禮清在礦區的荒地開墾了四分菜地,種植各類蔬菜,他把菜分給身邊同事和老人,讓他們一起分享收獲的喜悅……類似這樣的“故事”情節,在游禮清的身上不斷“上演”。游禮清總是默默忙碌著,他不善言談話語顯得有些“乏味”,但是他用行動溫暖、感染身邊的人,不知不覺中帶動了更多的人參加到公益活動中。
36年來,游禮清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以奉獻詮釋責任擔當,在平凡的生活中“閃耀”出不平凡的人生光芒!“我兩歲就來到了新疆兵團,這里已經是我的家鄉,我熱愛這里的一草一木!能為家鄉做點事,心里才會踏實。”游禮清吐露出他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