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錦界煤礦機修廠秉承“1131121”全面定額量化管理改革總體規劃,建立并執行車間定額量化管理工作“標準化、全程化、動態化“三化原則”,取得較好成效。
標準化原則。為提高車間生產效率,機修廠從節約資源、整合流程、優化生產結構、強化成本意識等方面著手,促進廠內生產成本降低。截至2022年12月,錦界煤礦機修廠共制定及修訂操作崗位勞動定額量化指標144項,非操作崗位定額量化指標6大項222小項。機修廠全面維護量化指標的權威性,在定額應用的過程中將定額標準作為一個科學的參考標準,對于超過標準的人員予以獎勵,反之則進行處罰(執行定額工分),從而確保定額量化管理制度對于廠內優化管理、提升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正向激勵功能。
全程化原則。機修廠在2022年生產實踐中,積極落實定額量化管理計劃要求與既定目標,有“量大、面廣”的特點。“量大”就是指定額量化管理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廠內一切行為都涉及到定額管理;“面廣”則是指定額量化管理并不是一個單一化與封閉化的管理實踐行為,涉及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班組及個人。基于此,錦界煤礦機修廠定額量化管理就要在全程化原則前提下,發揮基礎性的作用。機修廠通過搭建并應用簡道云平臺,包含工作任務管理、勞動定額管理、員工績效管理、工資結算分配管理和隊內安全管理等十二項內容,推進廠內日常定額量化管理工作,讓全廠員工清楚了解勞動付出與薪酬回報明細等。其中電焊班班組內部的1-10月份月平均工資最大差距為1643.3元(兩位員工均滿勤)。真正做到按勞分配的同時,看到收入差距,讓員工反思并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動態化原則。定額量化管理工作是一個動態化持續創新與持續提升的工作。2022年隨著生產人員崗位配置變動、先進設備工具利用、檢修加工件質量標準的提升以及勞動負荷等多方面因素,機修廠增加、修訂并應用廠內勞動定額指標85項。2022年1-10月份累計完成定額工時45000多小時,同比增加9%,修舊利廢1822項節約費用約123萬元。定額量化管理是科學計算員工勞動付出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夠清晰體現員工在單位時間內的勞動貢獻,還能夠從側面表現出員工主觀能動性的投入程度。這樣,在發放員工薪酬時,就有了科學的量化標準,按勞分配原則也就可以得到更好地貫徹,更好地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在推進全面定額量化管理改革工作的過程中,錦界煤礦機修廠發現人才的培養與專職化運作是尤為重要的因素之一,接下來,機修廠將在人才的培養與專職化運作方面下大力氣,進一步夯實定額量化管理工作,提升定額量化改革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