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界煤礦綜采一隊 王海宇
2006年春天,20幾歲的馮高峰來到了正在建礦期間的錦界煤礦。與剛入企時的所有人都一樣,對這份工作充滿了好奇,第一次看著跟老家窯洞一樣的井口車輛進進出出入了迷,“原來這就是煤礦啊!”馮高峰自言自語道。
樂于學技術,轉思想
來煤礦之前,馮高峰并不愛學習,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看見這么高大上的設備,激起了他學習的欲望。思想轉變以后,他就不斷請教身邊人,下班后到到隊上研究設備說明書,他的勤奮好學,終于迎來了操作煤機的機會。時間一晃16年過去了,他從優秀勞務工到優秀群眾安全監督員,再到生產班班長,扎根綜采一線生產班11年,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老綜采。在31116采面回采期間,隨著回采進入末期,工作面機尾進入古沖溝,古沖溝區域頂板基巖薄,風化嚴重,煤層酥軟,存在冒頂漏頂、潰水潰沙等重大安全風險隱患。加之,31115運順沿空留巷段受二次采動影響,礦壓顯現劇烈,頂板靠砼墻側下沉嚴重,給安全回采帶來嚴重威脅。工作面機尾端頭出口壓力大,致使工作面機尾端頭支架極有可能被壓死,支架底座下陷,端頭支架拉移困難,嚴重制約正常生產。為了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他穩扎穩打,采用帶壓擦頂移架、煤機近距離跟機拉架、機尾過空巷連續加刀快速通過等方法減少頂板下沉和支架梁端距,堅持在端頭與工人一塊加強超前支護段的支護,防止壓死支架,嚴格落實好礦壓防治措施,將問題解決在了現場,有效促進了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他常說:“我認為老綜采不應該是年齡老、資格老,而是技術老成、手法老到、管理老練,切切實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為企業多出煤、出好煤。”
敢于挑重擔,接硬茬
操作是一線工人永遠離不開的話題,不管什么新設備、新工藝最后涉及到的都是具體操作。從2013年錦界煤礦建成數字礦山,到2020年開始智能礦井建設。面對新事物,很多人心里都比較忐忑,馮高峰自告奮勇開始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嘗鮮。沒有先例可循,采煤機記憶割煤是煤機司機先割一個循環,采煤機一直重復上一個循環割煤,那么第一刀煤的工程質量就直接關系到后面十幾刀煤的質量,一刀就要準確找到煤層、順平頂底板。因技藝高超,“馮一刀”的稱號很快就聲名遠播。再到后來的智能割煤、AI割煤、沿空留巷等新工藝,馮高峰都以實干為要、奮斗以成的姿態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勤于抓安全,付真情
2022年綜采一隊生產二班率先提出“無不安全行為班組建設”,實行班前會問一問崗位職責、下井前講一講安全事項、干活前想一想危險源、班后會聊一聊思想認識的安全管理小妙招。每天下井交接班后,馮班長總是從馬蒂爾到機頭再到機尾親自排查一遍,根據現場情況給每個崗位人員安排工作、強調現場危險源,確保安全生產。井下現場指揮時,他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和見葉知秋的敏銳,安全防控“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每每都是想在先、干在前。在31116采面生產期間,煤機割機尾三角煤前,馮班長發現機尾裝載機司機停車位置不當,有被炸幫砸傷風險,當即要求裝載機司機撤離到安全位置,司機當時還覺得他多管閑事,下班在車上他對裝載機司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講述了相關事故案例,使裝載機司機深受教育。針對這一問題,他向隊上主要領導作了匯報后,要求隊里與車隊協調統一標準,堅決不能圖省事,違章冒險作業,從而達到了“發生一起、教育一片”的目的。正是這種工作態度,他的班組安全標準化做的最好,擔任班長以來,他帶領的班組包括輔助單位人員無一人出過工傷事故。他常說:“井下作業范圍內的員工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證他們的安全,不要怕多管閑事,我是現場責任人,我不能因為某個人不是我班的,就放任他違章,安全生產高于一切,安全責任大于一切!”
“我沒有多少文化,就是每天下班回家的時候看著道路兩旁路燈明亮、看著家家戶戶都明亮溫馨感覺非常自豪,因為這里面肯定有一點光亮是我發出來的。”馮高峰自豪地說。萬家燈火時也許就是這位老班長對自己人生信仰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