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礦,安全監測監控儀器,那可是安全生產的“眼睛”,稍微有點風吹草動、蛛絲馬跡,總逃不過這雙眼,及時報警、及時保護,守護著煤礦安全生產。蔡可軍,作為中煤大屯公司姚橋煤礦信息科監測班班長,從事監測監控崗位18年,一直精心守護著“眼睛”的安全,確保它們能正常運轉。作為機電專業高級技師的蔡可軍,不僅在礦技能比武競賽中無人匹敵,更是在公司技奧會上多次問鼎冠軍,登上最高領獎臺。大家都說他是“比賽達人”,而在內行人眼里他更是當之無愧的“技術大拿”。
近年來,該同志多次榮獲該礦“先進工作者”、“優秀班組長”等榮譽稱號。獲得大屯公司第七屆技奧會“安全儀器監測工”的季軍,并蟬聯第八、九、十三屆技奧會該工種的冠軍。
精心護“眼”器
隨著礦井下系統的不斷延伸,監測監控專業“點多、面廣、戰線長”這一特點凸顯出來,為了保證“數據準確、控制可靠、處置迅速、監控有效”這一要求,這雙“眼睛”就需要常擦常亮。他的身影整日奔波在井下各個采掘頭面,無論條件多么惡劣,任務多么緊急,他都會干在前、沖在前。每當井下監測設備出現故障,他的身影總會及時趕到,鉆地溝、爬梯子、捋線纜,不懼臟和累,只為能盡快解決故障恢復生產。他對井下51臺監控分站、81臺甲烷傳感器、18臺風速傳感器、70臺一氧化碳傳感器和40臺煙霧報警傳感器都了如指掌,足跡、汗水遍布井下各個犄角旮旯。
精技治“眼”疾
“發現故障及時排除,是維修人員的本職,讓同樣的問題不再出現,超前掐斷設備事故鏈,維修人員才算稱職。”蔡可軍說到做到。有一次,7013溜子道掘進工作面的卡軌車一啟動,監控系統傳感器就會交替出現誤報警現象,傳感器顯示為斷電輸出,沒了電,嚴重影響區隊的正常的安全生產。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問題,得知區隊檢修人員也采取了措施,故障還是沒有排除。蔡可軍根據區隊故障描述并結合現場排查情況,初步判斷是磁場干擾,故障點應該在卡軌車的變頻啟動器的電路板上。他立刻著手處理,熟練地打開監控分站接線腔,把外殼接地改為直接連接接地線,再次送電試驗,結果發現雖然干擾情況明顯減小,但是還是沒有完全消除。他又更換了新的消磁環,把傳感器的信號傳輸線重新纏繞。經過反復調試,傳感器的傳輸數據終于恢復正常,干擾現象消失,安全監控系統又正常運行,區隊恢復了正常施工。可蔡可軍來來回回,跑前跑后,衣服早已濕透了。去年5月份,中央采區安全監控系統分支出現中斷現象,并出現只有7013溜子道1臺監控分站通訊的假象,嚴重影響了安全監控系統的可靠運行。監測現場,檢修人員未發現異常,蔡可軍火速下井,根據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原因應為通訊線路短路造成的,用分段查找的方法準確的找出了發生短路線纜的具體位置。線纜短路故障排除后,中央采區監控系統數據恢復正常上傳。
精煉修“眼”技
“打鐵還需自身硬”。從事監測監控工作十幾年來,他一邊兢兢業業地工作,一邊踏踏實實地學習業務知識,找來專業書籍,利用休息時間,認證學習理論知識。工作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在井下供電檢修的經驗,從礦井監測監控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檢修,一樣一樣地摸索,一點一點地學習。工作時隨時記下每一個細節,并把調式、設備控制要點牢牢記在心里。下班后,再把一天學到的東西歸納整理,遇到不懂的問題就翻書查閱資料,直到弄懂吃透。雖然他的辦公桌上堆滿了《電工維修》《礦井安全監測監控設備》《電氣安全技術》《煤礦安全技術》等專業書籍,但蔡可軍還總是認為自己懂的太少,理解的太淺。蔡可軍就是這樣用心干活、潛心鉆研,業務技能不斷提高,不但順利考上了機電專業高級技師,更成為單位的維修高手。近年來,該同志多次榮獲該礦“先進工作者”、“優秀班組長”等榮譽稱號。獲得大屯公司第七屆技奧會“安全儀器監測工”的季軍,并蟬聯第八、九、十三屆技奧會該工種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