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懷
每到清明將近,我總會夢到故去的親人,講給母親聽時,她就會停下手中的活計,抬眼望向窗外,默念著:那是想咱們了,托夢讓咱回去看他們哩。
清明前夕,母親會提前準備好紙錢元寶和爺爺奶奶在世時喜愛的吃食點心,父親把一朵朵紙花扎在剛冒芽的柳條上,
傳說柳樹可以驅邪辟惡,但我更篤信人們賦予它的另一重寓意,“柳”同“留”,枝條細長柔軟,更有惜別、挽留、長久哀思之意。
清明的天是灰色的,雨似也帶著憂愁,我們就在這薄涼的清雨中奔赴近百里,和父親一起清除先人墳前的雜草,插上柳條,虔誠的跪于墓碑前,父母親一邊焚燒紙錢一邊念叨著:“爸媽,今天是清明,你們的兒女孫子們都回來看你們了,你們把錢收好,我們都好,你們不用惦念……” 斷斷續續的零碎話語道盡離愁,平時穩重沉靜的他們在自己父母親面前似乎找到了放縱感情的理由,淚珠大顆大顆滾落,在這特殊氣氛的渲染中,親人在世時的點點滴滴頓時映入腦海,各種情緒匯集,近在咫尺卻陰陽兩隔的悲痛,我們叩頭拜下,淚水成串。
清明時節桃李笑,野田荒冢話凄涼。煙雨彌漫的田地,漫山遍野的懷念與追思,人們三五成群,扶老攜幼,也有孤影一人,寂寥獨行,縱橫阡陌的地埂,留下串串清晰的腳印,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插一枝新柳,在先人的棲息之地,黯然話悲傷。
清明節是中國人刻在血脈里的節日,是將聚集的思念泄洪的日子,無論親人離開多少年,心上繚繞的那點眷戀,那點思念,永遠不會消散。親人雖然離開了,但從不曾離開我們的心中。
心心念念的親人,在這個特殊的時節入夢,觸動我們心底壓抑的思念,祭奠時,送上一杯酒, 點一支煙,煙霧繚繞何嘗不是一年相見一次的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