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淑村礦不斷健全完善內部市場運行體系,強化機制創新,深化要素市場,用市場的“金鑰匙”破解利益固化的“藩籬”,激發了礦井內生動力和活力。
該礦緊緊抓住內部市場化與各要素的融合點,用市場激發職工活力。在按照“能自修不外委、能自制不外購、能復用不領新”的總體要求下,堅持“誰修舊、誰收益,誰復用、誰受益”的考核原則,大力開展修舊利廢、自制加工,及時將回收更換下來的配件及材料,重新進行組裝、加工,回收復用,將所得內部市場化工資直接分配到參與職工,大大調動了職工修舊利廢的積極性。
該礦成本考核辦合理界定內部職工自修能力和范圍,鼓勵基層單位積極成立自修小隊,在落實內部市場化激勵政策的情況下,充分鼓勵職工崗位自制自修,最大限度地節支降耗。在井下需使用100塊擋煤板的情況下,成本考核辦利用報廢罐道替代厚鐵板,改制加工成擋煤板,通過內部成本管理群“招標”的方式,以制作技術要求、數量和制作周期為標底,將礦內“擋煤板”工程優先發包給中標的單位,驗收合格后,按激勵政策標準對制作個人兌現獎勵。
該礦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全面深化“四自”“五效”管理,加大修舊利廢力度,提高職工自修能力,最大限度地實現廢舊利用,打造了內部經濟循環圈,確保礦井穩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