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礦井基礎技術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現場生產技術管理水平,確保采掘工作面科學組織生產、實現正規循環作業和安全生產,均衡完成生產任務和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進一步促進高產高效礦井健康發展,真正能為生產實際起到技術業務保安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以下簡稱作業規程)是煤礦三大規程之一,是采掘工作面施工的法規,是現場技術管理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基礎工作,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作業規程的編制、審批工作,做到該項工作有組織、有部署、有檢查,使作業規程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第三條每個采掘工作面投產(或開工)前,必須具備有審批通過的作業規程,否則不準施工。嚴禁無作業規程進行作業。
第四條作業規程的編制依據
1、經過審批的礦井施工圖設計;
3、經過審批的采區(盤區)地質報告(包括水文地質)、工作面地質說明書、相關地質預測預報和素描資料;
4、工作面煤質預測報告;
5、工作面技術裝備;
6、《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煤炭工業技術政策》、《神東煤炭集團生產技術管理若干規定》、《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考核評級辦法實施細則匯編(第四版)》、《神東煤炭集團“一通三防”管理實施細則》及各工種勞動定額。
7、相關管理制度,如工作面交接班制度、機電設備維修保養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膠輪車輔助運輸管理制度、煤質管理制度等。
8、鄰近采區或相鄰礦井類比礦壓觀測資料。
第五條采掘工作面都必須按照“正規循環作業”的要求,進行編制作業規程。
第六條采掘工作面都必須按照作業規程編制方法進行編制,有瓦斯、涌水、火燒區、火區、構造等地段必須編制專項的安全技術措施,以確保安全生產。
第七條臨時施工或巷道維修等工程,施工前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嚴禁在無安全技術措施的前提下進行施工作業。
第八條所有采掘工作面在回采或掘進施工過程中,如遇地質變化時都必須補充安全技術措施或修改作業規程,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會審批準后,方可繼續施工。
第九條凡作業規程中所涉及的頂板支護方式、支護強度計算、設備選型計算、供電負荷計算、通風配風量計算、供排水計算、工藝參數計算、經濟技術指標統計核算等要按礦井(礦區)同期開采自然條件、生產裝備條件、管理水平等實際情況確定,并執行公司相關規定,不得采用不切合實際的計算方法。
第十條采掘工作面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和新管理技術。采用先進的勞動定額和合理的勞動組織,在技術經濟指標上,充分體現“高起點、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的一流礦井生產管理水平。
第二章 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寫內容
第十一條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按作業內容和生產工藝主要分為四類十種:
1、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
(1)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
(2)連續采煤機房采工作面作業規程
(3)炮采工作面作業規程
2、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
(1)連續采煤機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
(2)綜掘機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
(3)炮掘工作面作業規程
(4)連運系統工作面作業規程
(5)掘錨機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
3、露天煤礦采場作業規程
4、綜采工作面設備安裝、回撤作業規程
第十二條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寫內容
1、工作面概況
(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名稱、工作面位置、相鄰關系、開采范圍、可采儲量及可采期,地面相對位置;回采對地面的影響,主要估計塌陷程度,以及對地面建筑物和其它設施的影響程度。
(2)煤層賦存特性
煤層賦存條件、煤層厚度,主要描述工作面內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變化情況;對煤種煤質、頂底板情況進行描述;工作面瓦斯相對、絕對涌出量、煤塵爆炸指數、自然發火期等。
(3)地質構造
描述本工作面內可能的構造產狀、在工作面中的位置及其對回采的影響程度。
(4)水文地質
對含水層進行分析,主要對回采有影響的含水層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補給關系、其它水源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鉆孔和構造導水等情況、工作面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及其對回采的影響。
附圖:工作面井上下對照圖;工作面地層綜合柱狀圖;工作面順槽及切眼煤層素描圖;煤層等厚線圖;底板等高線及儲量計算圖。
2、采煤方法
(1)工作面巷道布置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切眼位置、停采線位置、風門位置及運輸巷、回風巷、聯巷的斷面、支護方式及用途,高瓦斯礦井采用排放瓦斯專用巷道、抽放瓦斯專用巷道的需要對排放瓦斯尾巷、抽放瓦斯專用巷道進行描述。
附圖:按比例繪制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圖,反映工作面周邊巷道情況、工程情況。比例為1:2000或1:5000
(2)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藝
主要編寫內容:采煤方法概述;回采工藝介紹;工作面設備性能介紹;循環作業方式;頂板控制方式。
主要圖表:工作面機電設備技術特征表;采煤機進刀方式及進刀順序圖(示意圖);循環作業圖表。
(3)生產系統
工作面運輸系統、通風系統、供電系統(要有工作面設備整定值)、排、供水及消防灑水系統;工作面照明、通訊系統;工作面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工作面防滅火系統。高瓦斯礦井要有瓦斯排放系統。
主要圖件:工作面設備布置圖、運輸系統圖、通風系統圖、供電系統圖;工作面供水、滅塵灑水系統圖;工作面排水系統圖;工作面通訊系統布置圖;工作面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布置圖(生產系統圖件可根據具體情況合并為一張圖紙)。
3、頂板管理
主要編寫內容:頂板支護設計驗算,支架支護阻力的確定依據和支架布置方式;上下端頭及安全出口支護(包括超前支護)布置及管理;初采初放管理;周期來壓管理;末采頂板管理。主要圖表:工作面設備布置圖及順槽超前支護圖(示意圖)。
4、勞動組織及工作面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主要編寫內容:勞動組織、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
5、工作面管理及煤質管理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質量、機電設備管理、煤質指標(內容包括Mt、Ad、Vd、St..d、Qnet..ar等)及煤質保證措施。主要圖表:工作面質量、機電設備管理、煤質指標控制表等。
6、工作面災害防治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當前可能出現的水災、火災、瓦斯、煤塵、頂板事故等災害防治措施。主要圖件:各種災害避災線路圖,要求各種災害線路必須指示到井口。
7、工作面安全技術措施
主要編寫日常生產中遇到的情況:各工種、工序操作(必須包括工作面各工種、工序)、頂板管理及防片幫(包括上下出口)、處理大塊煤(矸)安全技術措施;機頭機尾拉底、飄溜、起橋安全技術措施;機電設備運輸管理、(大型設備的起吊、運輸安全技術措施,拉移變列車安全技術措施)、“一通三防”、火工品管理、防止液管傷人、防止液壓支架壓死、倒架、上下竄動等安全技術措施。
對工作面遇到的非日常的情況,必須專門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如初采強放等,報礦各級部門審批,貫徹學習后方可執行。
8、作業規程學習貫徹落實及職工考試記錄。
第十三條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寫內容
1、工程概況
主要編寫內容:巷道名稱及掘進工作面位置、相鄰巷道的關系,巷道用途、工程量及開竣工時間。
附圖:按比例繪制的巷道布置平面圖,比例為1:2000或1:5000。
2、地面相對位置及地質情況
(1)地面相對位置及鄰近采區開采情況
巷道相應的地面位置、標高,區域內的水體和地物對工程的影響情況;分析老空水、火、瓦斯對工程的影響。
(2)煤層賦存特征及地質構造
敘述煤層產狀、厚度、結構及頂底板巖性特征分析,預測巷道瓦斯涌出量、煤層自然發火期、爆炸指數等。描述巷道預測的地質構造及對生產的影響。
主要圖件:工作面井上下對照圖;掘進工作面地質預想剖面圖;掘進工作面地層綜合柱狀圖。
(3)水文地質
描述巷道區域的主要水源,有影響的含水層厚度、涌水形式、最大最小涌水量補給關系、影響程度;分析相鄰老巷、老空積水、鉆孔終孔位置、封孔質量、構造導水等對施工安全的影響程度。
3、巷道布置及支護說明
(1)巷道布置,主要描述層位、斷面、開口位置、方位角等。
(2)支護設計,根據巷道圍巖性質,礦壓觀測資料,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選擇科學的支護設計,確定巷道的支護形式、參數等;巷道支護設計可采用解析法、工程類比法;復合頂板或特殊地段需要錨索支護時,可根據現場實際確定錨索長度及布置方式;受二次采動影響的巷道有底鼓的應明確防治辦法。
附圖:按比例繪制的巷道支護平、斷面圖(比例為1:100或1:50)。
4、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藝
主要編寫內容:工程施工破、裝、運、支等環節工藝;工作面設備配備及技術特征;循環作業圖表。主要圖表:設備進刀方式及進刀順序圖(或爆破炮眼布置圖);設備配備及技術特征表;掘進循環進度圖;工作面支護平、斷面圖;工作面循環作業圖表;工作面勞動組織表。
5、工作面生產系統
主要編寫內容:主、輔運輸系統;通風系統(工作面風量計算,局部通風機及風筒選型);供電系統;供水、防塵系統;排水系統;通訊系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及其它生產系統。主要圖件:運輸系統圖;通風系統圖;供電系統圖;供水系統圖;排水系統圖、防塵灑水系統圖;通訊系統圖;工作面安全監測系統布置圖 (生產系統圖紙可根據具體情況合并為一張圖紙)。
6、工作面工程質量及煤質管理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工程質量、機電設備管理及文明衛生管理標準;煤質指標及煤質保證措施。主要圖表:工作面工程質量、機電設備管理標準;煤質控制指標表。
7、勞動組織及工作面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主要編寫內容:勞動掘進作業方式、勞動組織、出勤率;編制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
8、工作面災害防治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當前可能發生的水災、火災、瓦斯、煤塵、頂板事故等災害防治措施。主要圖件:各種災害避災路線圖,要求避災路線必須指示到井口。
9、工作面安全技術措施
主要編寫內容:“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局部通風機及風筒管理技術措施、綜合防塵安全技術措施、臨時停風安全技術措施、巷道貫通安全技術措施、通風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正常運行安全技術措施);掘進安全技術措施;頂板管理及支護安全技術措施;過地質構造安全技術措施;機電運輸管理安全技術措施;火工品管理等安全技術措施。
10、作業規程學習貫徹落實及職工考試記錄。
第十四條露天煤礦采場作業規程編寫內容
1、采場地質、煤層賦存概況
主要編寫內容:采場位置、開采范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煤質指標。主要圖件:采剝工程平面圖和斷面圖;地形地質圖;工程地質平面圖;煤質預測圖。
2、生產工藝
主要編寫內容:穿孔工程;爆破工程;采裝工程;運輸工程;排土工程;煤的選送及商品煤分級等。
主要圖表:穿孔布置圖;穿孔爆破參數表、起爆網絡圖;各種設備技術特征表。
3、采場供電及通訊
主要編寫內容:供電設備、電纜負荷選型計算;供電、通訊設備安裝地點;安裝、檢修與維護要求。主要圖件:輸配電系統圖;通訊系統圖。
4、采場生產管理
主要編寫內容:邊坡管理;排土場管理;采場防洪、疏干、排水措施;運輸系統;煤質管理;采場工業衛生;環保要求;采場質量標準化標準。主要圖表:排土工程平面圖;運輸系統圖;防排水系統及排水設備布置圖;采場工程質量標準。
5、采場作業方式、勞動組織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主要編寫內容:編制采場作業圖表;勞動組織表;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6、采場災害防治
主要編寫內容:水災、火災、意外爆炸事故等災害預防及處理措施。
7、安全技術措施及管理制度。
8、作業規程學習貫徹落實及職工考試記錄。
第十五條綜采工作面設備安裝作業規程編寫依據
1、本辦法第四條有關規定
2、安裝工作面設備布置圖
3、安裝工作面供電系統圖
4、設備安裝圖
5、設備安裝基礎圖
第十六條綜采工作面設備安裝作業規程編寫內容
1、安裝工作概述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概況;設備概況;安裝工作概述,主要圖表:工作面巷道布置圖(平、斷面);工作面設備布置圖;工作面供電系統圖;工作面安裝設備一覽表。
2、工作面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主要編寫內容:設備對礦務工程的具體要求;礦務工程驗收與整改;確定相關設備的安裝位置;架設臨時供液、供電系統;材料計劃等相關要求。主要圖表:礦務工程平斷面圖;臨時供電系統圖;安裝所需的工器具、材料明細表。
3、設備運輸
主要編寫內容:運輸方式的選擇;運輸工具;裝卸方法;運輸線路等相關要求。主要圖表:運輸車輛性能特征表;運輸線路圖。
4、設備安裝
主要編寫內容:安裝順序;安裝方法;安裝工序;質量標準及要求。主要圖件:設備安裝基礎圖;設備安裝圖;安裝工程質量標準表。
5、勞動組織及施工進度
主要編寫內容:勞動組織;安裝作業方式;施工進度安排。主要圖表:安裝進度圖表;勞動組織圖表。
6、單機試運轉及聯合試運轉
主要編寫內容:運轉前的驗收檢查;單機試運轉的程序方法;聯合試運轉的程序方法;試運轉過程的檢查內容及注意事項,主要圖表:安裝工程質量驗收標準表。
7、安全技術措施及管理制度
主要編寫內容:各工種操作時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其它安全技術措施和有關管理制度。
8、工作面災害防治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可能發生的水災、火災、瓦斯、煤塵、頂板事故等災害防治措施。主要圖件:各種災害避災路線圖。
9、作業規程學習貫徹落實及職工考試記錄。
第十七條綜采工作面設備回撤作業規程編寫依據
1、本辦法第四條有關規定
2、工作面回撤通道布置圖及支護設計
3、工作面設備布置圖
4、《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
5、回采工作面末采技術措施
6、回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支護措施
第十八條綜采工作面設備回撤作業規程編寫內容
1、回撤工作面概況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概況;設備概況。主要圖表:工作面回撤通道巷道布置平面圖(包括措施巷);工作面設備布置圖;工作面回撤設備一覽表。
2、工作面回撤前的準備工作
主要編寫內容:回撤方案概述;末采和停采期間的礦務工程具體要求;工作面采通時的工序安排:出煤、推溜、移架、挑梁、聯網、清煤、調整支柱及采通質量要求和安全保證措施;回撤通道支護、路面質量要求;施工設備安裝;架設臨時供液、供電系統;回撤工器具及材料準備等其它相關要求及保證措施。主要圖表:回撤通道斷面圖;回撤通道支護圖;臨時供液系統圖;臨時供電系統圖;施工絞車布置圖;回撤所需器材明細表。
3、設備運輸
主要編寫內容:運輸方式的選擇;運輸工具;裝卸方法;運輸線路的和其它相關要求。主要圖表:運輸車輛性能特征表;運輸線路圖。
4、設備回撤
主要編寫內容:回撤順序;回撤方法;回撤工序;通風方式及管理;質量標準及要求。主要圖件:支架回撤示意圖、通風系統圖;回撤工程質量標準表。
5、勞動組織及施工進度
主要編寫內容:勞動組織;回撤作業方式;施工進度安排;各專業配合安排。主要圖表:回撤進度圖表;勞動組織圖表。
6、安全技術措施及管理制度
主要編寫內容:各工序操作時的安全技術措施;頂板管理及支護安全技術措施;通風安全技術措施;供電安全技術措施等其它安全技術措施和有關管理制度。
7、工作面災害防治
主要編寫內容:工作面可能發生的水災、火災、瓦斯、煤塵、頂板事故等災害防治措施。主要圖件:各種災害避災路線圖。
8、作業規程學習貫徹落實及職工考試記錄。
第三章 作業規程編制、審批、貫徹執行程序
第十九條作業規程的編制程序
1、作業規程的編制由采、掘隊的采掘技術員具體負責編寫,其他相關人員配合提供必要的資料,編寫完畢后打印裝訂成冊。
2、編制作業規程前,地測部門負責按礦生產技術部門提出的具體要求,向區隊提供施工區間地質說明書及圖件;煤質管理部門負責按礦生產技術部門提出的具體要求,向區隊提供工作面煤質預測報告;生產辦負責向區隊提供新工作面施工設計圖紙、本采區礦壓觀測資料。
3、由隊長、技術負責人和施工區隊干部以及有經驗的工人深入現場調查研究提出意見,作為編制作業規程的主要依據。
4、作業規程編制要在新工作面投產(或開工)前的20日編寫完畢。
第二十條作業規程的審批程序
1、作業規程審批實行會審制,禁止以傳閱方式審批作業規程。
2、作業規程初稿提出后,由隊長初審后交生產辦,由生產辦報請礦總工程師組織會審。
3、礦總工程師組織,生產礦長、生產、機電、地測、調度、通風、駐礦安監處(站)等部門人員參加,共同會審作業規程,提出修改意見,由區隊技術負責人補充完善。參與會審的人員要在定稿后的作業規程審批意見單上簽字。作業規程由礦總工程師簽字批準后生效,由生產礦長組織實施。
4、作業規程審批手續要求在新工作面投產(或開工)前10天結束,并分發礦有關單位貫徹執行。同時礦生產技術部門、安監部門、通風管理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和人員必須存留復印件。
第二十一條需要報請公司審批的作業規程及審批程序
1、需公司審批的作業規程有:礦井或采區首采綜采工作面的作業規程;使用新采煤方法的工作面作業規程和“三下”采煤工作面的作業規程;掘進工作面采用第一套新的機械化作業線組織生產,并使傳統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化的作業規程;火區恢復生產、回收巷道煤柱和舊采區復采所制訂的特殊安全技術措施等。
2、凡報請公司審批的作業規程,首先要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然后再報送公司相關職能部門,由公司總工程師組織生產技術部、動力部、安監局通風處、安監局檢查處、地測公司、煤質處、總調度室等部門會審,最后由公司總工程師簽字批準后實施。
第二十二條作業規程貫徹執行程序
1、作業規程必須按照學習、考試、補考、實施、復查、補充完善、再貫徹實施的程序貫徹執行,不得簡化或漏項。
2、作業規程批準后,在施工前5天由采掘區隊技術負責人組織本區(隊)全體干部及所在隊的全體工作人員學習、考試,考試不及格者不得下井作業。生產辦和駐礦安監處(站)要分別向本部室(站)全體管理人員進行貫徹學習,并記錄學習的地點、時間、內容和人員。
3、凡因輪休請假等原因沒有參加學習的工作人員,返礦后必須先補課,參加考試成績合格后再入井作業,新參加和中途參加工作人員都要按規定進行學習,考試合格后方可入井作業。
4、凡進入作業場所的管理人員、作業人員,都要嚴格執行規程中的各項規定,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5、作業規程貫徹學習以三個月為一個周期。每三個月區隊技術負責人要組織區隊全體干部和工作人員對作業規程重新貫徹學習一次,并要重新進行考試簽字,考試成績不及格者不得入井作業。
第二十三條作業規程的修改補充完善。
作業規程一經審批執行后任何人未經以下程序不得改變規程。
1、對作業規程的具體內容,在執行中發現有不適合現場具體情況的地方,可由執行人員向隊長或技術負責人提出意見,由隊長和技術人員研究后提出臨時執行意見,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方能實施。
2、因生產地質條件等發生變化,與作業規程不符時,區隊技術負責人必須及時修改作業規程或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3、作業規程執行中,生產工藝發生改變,區隊技術人員必須及時修改作業規程或補充安全技術措施。新修改的作業規程仍必須履行同原規程一樣的審批手續,并向區隊人員貫徹執行。補充規程要與原規程一并裝訂成冊。同時補充規程復印件必須分發到生產技術部門、安監、通風部門。
第二十四條采掘工作面施工結束并通過主管部門驗收后,作業規程由生產辦整理歸檔。新開工的采掘工作面必須另行編制作業規程,嚴禁采用通用作業規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重新編寫作業規程。
1、地質條件和圍巖有較大變化。
2、改變的原采煤或掘進工藝或主要工序安排。
3、原作業規程與現場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第四章工作面作業規程監督檢查
第二十五條公司領導、機關職能部室的工作人員在深入現場檢查時均有責任檢查作業規程貫徹執行情況,發現不符合規程規定的行為必須及時糾正。
第二十六條礦領導及機關管理人員、區隊管理人員要經常檢查作業規程的貫徹執行情況,發現不符合規程規定的行為必須及時糾正,對違章者要做出相應處理。
第二十七條駐礦安監處(站)、生產辦要對作業規程履行程序和執行情況實行動態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
第二十八條公司安監局、生產技術部、動力部等職能部室在每季度綜合管理體系檢查時一并組織對作業規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要通報批評;對嚴重的違章行為要追究當事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
第五章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評比辦法
第二十九條為了強化現場采掘生產管理,新工作面開工之前,各礦生產技術部門要將審批后的該工作面作業規程報送公司生產技術部備案。
第三十條公司生產技術部每年組織一次對作業規程的編制和管理檢查評比,評出當年度優秀作業規程和最差作業規程,在全公司給予通報。
第三十一條優秀作業規程評比條件
1、作業規程內容編制齊全,文字簡練明了,有針對性,便于操作;圖表清楚,美觀大方。
2、作業規程審批、貫徹手續齊全,并能按本辦法規定的時限定期組織貫徹學習;
3、作業規程內容切合現場實際,在施工期間隨工作面推進和條件的變化能預見性地解決技術和管理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補充和完善;
4、公司、礦檢查記錄反映較好的作業規程;
5、工作面當年沒有較大的違章責任事故;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為適應公司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和管理模式,進一步強化作業規程的標準化管理,各單位要按公司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提要統一格式”規定編制作業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