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星火實踐團成員韋春肖前往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鎮贊字村就鄉村振興問題進行采訪
2021年8月17日,中國礦業大學星火實踐團成員韋春肖對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鎮贊字村村莊進行走訪,并就贊字村發展狀況對當地基層黨員干部進行采訪。
在活動前期的了解當地階段,韋春肖了解到密洛陀文化于2011年被都安瑤族自治縣成功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密洛陀文化流傳的中心地區,都安瑤族自治縣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對密洛陀文化的保護。
上午9時,實踐團成員韋春肖到達贊字村村委,在與當地基層黨員干部的交談中了解到,贊字村大多數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于玉米和稻谷的種植,每年的收入甚少,僅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但現在,大部分居民通過大規模種植甘蔗來獲取經濟收益,每年的甘蔗豐收都會為他們帶來不少于兩萬元的收益,另外,贊字村近年來與其他村落聯合發展竹藤草芒編織產業。這些產品常常出口于美國、英國、德國、荷蘭等國家。編織草帽、竹帽等產品使得部分老人和小孩在家中便可獲得經濟收益。
當地人民認為密洛陀是人類的母神,她引導著布努瑤族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因此,每年農歷五月二十九日祝著節時,在密洛陀公園和文體廣場都會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眾多瑤民會聚集在一起吟唱《密洛陀》,以示對始祖密洛陀的懷念和敬畏。密洛陀是當地人民心中的一道光,讓當地村民們即使面臨重重困難,任然勇敢向前。贊字村本是一個貧困村,村民們靠著密洛陀文化帶給他們的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現在村民們都有了可觀的收入。
實踐結束后,中國礦業大學星火實踐團成員韋春肖總結道,密洛陀是都安瑤族自治縣的特色文化,也是瑤族人民的信仰。瑤族人民堅守著對密洛陀文化的保護,同時也在不斷的向密洛陀學習,依靠著自強不息、堅強拼搏的精神為家鄉的發展努力奮斗,擺脫貧困。而通過基層黨員與各位村民的努力,贊字村經濟得到發展,成功脫掉“貧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