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煤三礦不要“相馬”要“賽馬”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只要好好干,早晚都會有用武之地,會大有作為的。”
“是呀,你看咱礦讓能干有為的年輕人有位置、有面子、有票子。”
這是8月24日上午,河南能源集團鶴煤公司三礦兩名基層干部在更衣樓前交談的“話題”。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該礦大力扶持技術人員,變“相馬”為“賽馬”,使大家在平等競爭的環境中成長為棟梁之材,從而實現了礦井發展與人才成長的雙贏。今年前7個月,該礦在確保安全的同時,煤炭產量達到60.8萬余噸,總進尺3736米,實現了平穩的發展態勢。
企業的競爭更多地表現為人才的競爭,伯樂相馬,難免有失偏頗,只有引入“賽”的機制,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積極性,才能使真正的“千里馬”凸現出來。今年來,該礦領導正是基于這一思路,建立完善了“賽馬機制”,確保公平合理競爭。該礦嚴格按照“政治成熟,素質過硬,同崗最優,同行最好”地標準,選拔任用干部、進行年底評先,打破工人與干部界限。對干部任用實行聘任制和輪崗制,對礦上所有的管理崗和技術崗位,一律實行招聘制,每年都有不同的淘汰率,真正使“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進能出”。該礦經常有一些干部因管理不善,能力不強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另外,該礦不斷拓寬賽馬活動載體,積極促進人才快速成長。堅持開展的爭做學習型員工、技術創新、小改小革、崗位技能比武、導師帶徒等活動豐富多彩,使廣大員工在激烈的競爭活動中快速成長。懂技術、善管理的知識型員工,該礦采一隊員工韓利果,勤學苦練,技術過硬,曾被集團公司和鶴煤公司評為“勞動模范”,現已提拔為該隊副隊長,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該礦還改革分配制度,工資獎金向專業技術含量高崗位進行傾斜,對技術比武獲獎人員和“技術能手”表彰獎勵。另外,該礦大力實施自主創新和科技興礦戰略,十分注重自主創新和科技創新,及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技術人員搞科技,搞技改的激勵政策,礦上對每個科技創新項目都進行嚴格的評審,每年拿出10多萬元對科技創新項目進行“收購”,極大提高了專業人員破解難題,敢于創新的積極性。
“讓有為的年輕人有位,礦上給踏實能干的年輕人提供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和天地,就是為了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談到人才的培養時,該礦礦長王維德這樣表示說。
許宏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