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卓扎灘村,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邊別具一格的土族院落,淡黃色的院墻上繪有彩虹圖案,放眼望去,好似一條七彩飄帶穿過整個村落。一路向東,卓扎灘原生態景區就坐落在村莊的盡頭。
小橋、涼亭、假山、游樂場……游客沿著手工花燈裝飾的步道游覽,紛紛駐足拍照。誰能想到這兒曾經是個采砂場。對當地村民而言,過去村東頭的采砂場是大家避而遠之的地方。“以前村里沒有長遠的發展思路,為了村集體土地的短期收益,將這片河灘荒地租給私人作為砂場。十年來,不僅河道遭到破壞,水量減少,水質渾濁,環境越來越差,村民也備受粉塵和噪音的影響。”2014年,顏章東擔任卓扎灘村黨支部書記,提到過去的采砂場,他很是痛心。
因生態治理要求,村里的砂場被關停。如何處理這片閑置的土地,成了村里的大問題,有很長一段時間這里被當作垃圾場。卓扎灘村臨近互助縣城,交通便利,水道、天然林和土族文化是村莊的優勢條件。多方考慮后,顏章東提議“建景區,發展鄉村旅游”。經過全村的商議,決定以全村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投資,籌集建設資金,共同享受旅游收益。
顏章東介紹,2020年景區門票收入已突破1000萬元,吸引游客約45萬人次,給村民分紅130萬元。“今年我們還推出了一系列冬季旅游項目,下一步,還要緊跟時代步伐,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大數據建設,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卓扎灘村不是一味的模仿其他生態景區,而是在建立自己的特色,燈光秀,土族《歡樂頌》等網上K歌熱, 村民主演的土族話劇等特色活動,不斷開展,讓廣大游客體驗土族民俗特色的同時村民們參與進來,村民們關系更加密切,卓扎灘村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作者:汪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