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湖南煤監局派出聯合督查組,赴馬田礦業公司高泉塘煤礦、紅衛礦業公司坦家沖煤礦等,開展遠程監察現場督查工作,督導幫助煤礦企業整改完善實時數據采集、傳輸、共享渠道,確保三大系統(安全監控系統、人員位置監測系統、工業視頻系統)運行正常、聯網穩定、數據真實、管控有效。
聯合督查組重點對三大系統聯網斷線、聯網數據質量,安全監控系統傳感器類型定義和報警范圍設置、異常信息處理,人員位置監測系統核定下井人數、人員身份信息,煤礦基礎數據管理等方面進行核查,共查出問題150余個。
與此同時,聯合督查組對安全監控系統傳感器類型定義和報警范圍設置等30余個問題當場幫助并指導煤礦進行改正,對其他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督促煤礦企業、三大系統生產廠家和信息平臺承建單位及時整改落實。聯合督查組提出,隨后將組織對相關煤礦整改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形成長效機制。
筆者了解到,早在去年,湖南煤監局就部署、謀劃和統籌推進聯網工作,將三大系統聯網及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實現了全省煤礦安全生產信息化框架基本建立、煤礦信息系統聯網工作基本完成。所有正常生產建設煤礦和有人作業的煤礦完成聯網工作,建立了數據傳輸通道,實現了應聯盡聯。
今年以來,湖南煤監局按照“先聯網后升級”的既定工作思路,對聯網數據進行清理和整改,進一步實現信息系統升級和大數據分析,通過“互聯網+”遠程監察,有效排查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處置瓦斯超限、一氧化碳超限、監控系統故障報警等重大風險隱患,防范遏制煤礦事故發生。
聯合督查組在煤礦通報會上指出,這次赴煤礦開展遠程監察現場督查工作,是結合遠程監察現場督察發現的問題為煤礦送技術、送指導、送服務上門;煤礦企業要正視問題,建立系統思維,打好風險防控與隱患整改的主動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