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一切為安全讓路
6月份是全國第二十個安全生產月,任樓礦全面奏響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安全生產主旋律。
安全是企業發展的基石。礦長丁三紅在各類會議上強調“一切為安全讓路、一切為生產服務”、“安排任何工作首先考慮安全”,時刻把安全責任印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在實處,不斷筑牢安全發展根基,堅決守住“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紅線。
一切為安全讓路,必須增強“安全第一”意識,安排任何工作首先考慮安全。生產必須安全。我礦地質條件復雜,各種自然災害耦合疊加,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強化安全意識,堅守“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動搖,并將之貫穿到生產活動的各個環節。我們要時刻繃緊安全弦,安排任何工作首先考慮安全,預想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排查工作環境不安全隱患、安排好安全注意事項,作業前進行安全確認。我們要時刻保持安全清醒頭腦,始終保持安全定力不動搖,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態,反驕破滿,克服麻痹松懈心理,克服“三慣”思想,從反“三違”向防“三違”轉變,從零開始向零邁進。
一切為安全讓路,必須從嚴從細落實安全責任,堵住每一個“蟻穴”。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今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的主題就是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事故統計分析表明,因責任心不強引發的事故約占80%。剖析每一起工傷事故背后深層次原因,多是思想不重視、責任不落實、管控措施不到位。血的教訓一再告誡我們,任何一個方面的責任缺位,都會留下操作和監管上的漏洞,都會埋下事故發生的隱患。從嚴從細落實安全責任,絕不能有一點“差不多,過得去”之心,細心排查每一處隱患,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必須“細之再細”,確保“過得硬、叫得響”;決不能有任何粗心大意之處,嚴格落實每一個要求,認真解決每一個問題,避免“稍有不慎”,必須“慎之又慎”,堵住每一個“蟻穴”。
一切為安全讓路,必須敢于頂真碰硬強化執行,嚴防制度成為“稻草人”。制度的靈魂在于執行,制度的效果在于落實。制度執行不到位,落實不到現場,制度則淪為嚇唬鳥雀的“稻草人”,成為可松可緊的“橡皮筋”。我們務必增強制度意識,強化制度的剛性執行,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保持問責追責的高壓態勢,敢于“亮黃牌”、“掏紅牌”,嚴防制度執行限入“先緊后松、上緊下松、時緊時松”之怪圈。各級管理干部帶頭落實,一級帶一級、一級促一級,堅決把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五位一體”崗位作業法落實好,進一步規范安全行為,讓員工時刻按章作業,變成一種行為習慣。
安全是幸福的起點,是最大的效益,我們要把安全作為增強員工幸福感的首要指標,作為一切工作的前提,抓緊抓好。
“一切為安全讓路”不是一句口號,全礦從上到下,從管理到操作,都要落實安全責任,在思想上樹牢紅線意識,在工作中做到不安全不生產,推動安全發展,推進任樓煤礦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