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能控股煤業集團麻家梁煤業公司 加快綠色開采 實現高質量發展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麻家梁煤業公司加快綠色開采 ?實現高質量發展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麻家梁煤業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發展務虛會,深入研究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規劃目標,以“創新、綠色、卓越、高效”企業精神為引領,以綠色開采為抓手,加快小煤柱開采,優化放頂煤工藝,釋放先進產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礦井實現高質量發展。
實施小煤柱開采,挖掘產能優勢。麻家梁煤業公司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謀劃,邀請河南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并肩攻關,發揮校企聯合的優勢作用,向小煤柱工作面開采難題發起“沖鋒”。通過反復研究論證,明確小煤柱在礦井特厚煤層作業環境下,頂板來壓明顯增加,巷道承受壓力異常凸顯的情況。在逐步掌握了礦壓發生規律,合理有效卸壓,縮短小煤柱寬度,確定為煤柱留設7米,最終為實施小煤柱開采“一錘定音”。開采期間,做好堅硬頂板卸壓、加強支護等諸多超前技術措施,在巷道內埋置探頭,用于觀測判斷頂板活動規律、應力變化等,通過現場實測,礦壓無明顯沖擊現象發生,巷道底鼓量大大減少。順槽兩幫所處的應力變化不大,有效控制了巷道圍巖變形。
小煤柱開采難度大、危險系數高,巷道承受的各方壓力遠遠大于其它工作面。現在隨著小煤柱技術的日益成熟,不再像“虎口奪食”一樣可怕了,這塊在開采禁區難啃的“硬骨頭”,終于“啃下了”。自實施小煤柱開采以來,每個“孤島”工作面多回收約50米煤柱,平均每米可節約支護成本8002元,共多回收原煤142萬噸。目前,井下工作面全部實施小煤柱開采,14104工作面、14203工作面已順利回采完畢,14100工作面已安全回采525米,14211工作面也已進入搬家準備階段,小煤柱工作面開采碩果累累。作為朔州地區首家采用小煤柱開采的礦井,得到了朔州市能源局、應急管理局的一致認可,迎來了“高光”時刻,在朔州地區逐步推廣,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推廣放頂煤工藝,實現提質增效。麻家梁煤業公司 ? ?按照集團公司綜采放頂煤工作面回收率提升工作的總體要求,把放頂煤技術作為綠色開采的“樣板工程”。按照“一面多策、分段施策”的放煤原則,根據工作面煤巖賦存實際情況,對放頂煤工藝進行了技術創新。在14203工作面進行了“提高頂煤回收率,降低原煤含矸率”放頂煤優化試驗,針對放頂煤工藝容易混入大量矸石的情況,進行了三次大膽優化。第一次優化,采用單輪大分段小間隔放煤工藝,第二次優化,采用兩輪間隔追機折返放煤工藝。效果對比后采用兩輪間隔追機折返放煤適合放頂煤工藝,矸石混入減少8%,工作面回收率提升5%。第三次優化,根據地質煤層厚度變化再次優化放煤工藝,采用單輪成組間隔放煤工藝,再次減少矸石混入,提高工作面回收率。
把“系統思維”融入到放頂煤優化工藝當中,在充分考慮煤層動態關系的前提下,在工作面布置初期,強化掘進與支護的關系,有效躲避了動壓影響。通過優化放煤工藝,改進支護設計,不僅有效減緩地表下沉,保護地表壓力,而且最大限度減小支護工作量。優化放煤工藝后,回收率由84.5%提高到90.5%,實現了提質增效。在減少原煤矸石混入率的同時降低了設備的磨損率,降低了設備維護和材料費用,保證矸石消耗降低到30%以下,有效提高了煤炭回收率,確保“顆粒歸倉”。現在,放頂煤這塊難登陸的“險灘”,也終于搶灘“登陸了”。4月27日,麻家梁煤業公司成功召開了晉能控股煤業集團綜采工作面放頂煤工藝優化及標準化動態達標現場推進會,受到了兄弟單位的高度評價。
麻家梁煤業公司積極踐行綠色發展,依靠技術創新,釋放先進產能,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穩步推進5G +智慧礦山建設,全面落實“減碳”目標,打造綠色開采“橋頭堡”,奮力譜寫高質量綠色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