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礦業龍華公司:塌陷區安全維護“兩多”機制
陜北礦業龍華公司:塌陷區安全維護“兩多”機制
近日,在陜北礦業龍華公司的井田道路上,多了許多的“小黃牌”,上面用黃底紅字,顯眼的寫著“前方道路采空塌陷,行人車輛注意安全”。據了解,這是公司規劃發展部,聯合黨群部門,設計并制作的塌陷區警示牌。警示牌用鮮明的字眼,起到了對過往車輛和行人的警示和安全告知的作用,保證了過往人員車輛的人身財產安全。
據悉,公司歷來重視對于井田范圍內的塌陷區治理及周邊安全維護工作,專門設立護礦隊,負責對井田范圍內進行每天的巡查治理維護。形成“多舉措并舉,多人員投入”的塌陷區安全維護機制。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長時間的井田巡查治理,讓我們對于塌陷區安全維護工作,形成了獨特的方法。”護礦隊的負責人介紹道。
對于塌陷區的治理工作,采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工作模式。由護礦隊主導,每日進行巡查,及時上報采空塌陷區具體情況,配合部門領導作出情況評估判斷,不同的實際,不同的地點,來決定具體采用人工治理小范圍回填,或是大型機械進場大范圍治理,來達到資源最合理的配置和采空塌陷區安全維護的目的。
立足當地,地企配合
“井田范圍內的所有村組群眾,都較為熟悉,聯系村民,能夠及時掌握道路塌陷和其他信息,”負責地企協調的業務主管周偉說道。
從一開始的護礦隊入家宣傳,到當地村民主動報告采空塌陷區信息,再到現在的地企配合,護礦隊與村民相互配合,開展工作,這是公司多年來構建地企和諧關系的又一體現。村民主動配合,自覺“自掃門前雪”的治理維護,為公司塌陷區安全維護貢獻了重要力量。
此外,公司還采用多部門配合、多人員投入的模式,對于井田范圍內進行安全維護工作,塌陷區治理,從未輕視。在保證井田范圍內安全的同時,構建了和諧穩定的地企關系,為公司正常生產活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方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