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白建新煤化:三股繩拴住成本管控“牛鼻子”
近年來,建新煤化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從材料、設備多方面牢牢牽住成本管控“牛鼻子”,助力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牢固根基。
繃緊“材料繩”
“大到各類設備,小到螺絲螺帽,凡是沒有執行公司‘五不批’原則的材料,一律不予審批。”該公司機電隊庫管員白楊明向前來領取材料的職工說道。
材料費用占礦井成本20%左右,是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管好成本,就要先拿材料“開刀”。近年來,該公司不斷加大成本預算控制力度,全面監督、控制成本,將成本指標細化分解到各個管理部室、各生產區隊、各生產班組及工作崗位,嚴格材料領用審批制度,嚴格執行“五不批”原則,即:沒有申請、預算不批,超限額指標不批,應交舊領新的材料不交舊不批,用途及費用說明不清楚不批,大型材料不經主管領導同意不批,有效控制了日常材料浪費現象。
無規矩不成方圓,針對井下支護材料,該公司特制定了詳細的《生產支護材料管理考核辦法》,通過建立完善領取臺帳,核實領用量,以及每月對支護材料進行清查、考核等舉措,實現了工程質量、材料節約雙收獲。
拴緊“設備繩”
為什么建新煤化成本管控干得有聲有色?這其中也離不開設備管理與維修立下的汗馬功勞!
長期以來,該公司持續開展機電運輸管理相關專項活動,規范主運系統、輔運系統、供電系統、保障運輸系統安全運行,減少成本投入。同時做好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從新設備安裝到報廢全程使用、維護、保養跟蹤管理,建立設備故障對比分析臺賬,制定設備巡檢制度,通過加強日常巡檢、保養等措施,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存在的隱患,遏制和預防設備故障影響,提升設備管理水平,確保了礦井的安全生產。
與此同時,該公司以“節約”為原則、以“嚴、細、實、精、準”為標尺,以“三熟”為前提(熟參數、熟性能、熟構造)對所有檢修人員提出要求,堅持檢修工作做到精細、節能、優質。不僅大大提高了設備修復率,更是為公司省下了一大筆檢修費用。
拉緊“智慧繩”
“自從運行使用OA系統以來,很多不必要打印的文件在線瀏覽就可以了,不僅方便了我們的日常工作,也節省了大量的紙張。”該公司職工高寧這樣說道。
她口中說到的OA系統,便是辦公自動化系統。它是將計算機、通信等現代化技術運用到傳統辦公方式,進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辦公方式。工作人員可以選擇在OA系統上進行收發通知,瀏覽文件等操作,在利用現代化辦公系統便利工作的同時,也降低了日常辦公用品的消耗。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好‘三網一平臺’這一利器,加快公司業務與智慧平臺的融合步伐,持續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方式,堅持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上發展,利用科技力量實現安全、生產、經營多維度實時管理,進一步提升公司成本管控與經營管理水平,穩步推進公司智能化礦井、智慧化礦區再上新臺階。”談到下一步工作時,該公司財務部張創信心滿滿地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