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輝:增收節支 科技興企
我們中國人歷來崇尚節儉,“惰而侈則貧,力而儉則富”,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花錢大手大腳,不珍惜環境,浪費資源等不良行為屢見不鮮。
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算一筆帳,一個一千瓦的燈泡一個小時消耗一度電,一個20的水龍頭一個小時出水量是一方。如果有了這一度電在交警臺它能減少一起交通事故的發生;如果有了這一度電在手術臺上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如果節約一方水就能澆灌一分田地,如果節約一方水能種活十棵參天大樹,這將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人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件小事乘以13億就是大事。如果每個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如果每個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財富。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好習慣好風氣。點滴的節約不僅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培養人的思想道德,品質精神,也代表一種企業文化,這種美德一旦在企業扎根將會增加凝聚力和戰斗力。
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我們的一個舉手之勞就能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我們的小節約就能形成企業的大節約,節約人人可為,節約時時可為,節約處處可為。
節約的種類有很多種。一個好的點子、好的創意、一個簡單的技術革新同樣往往能產生巨大的降本增效的結果,這就需要我們全體員工不能固守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要有開拓創新的精神,開動腦筋,創新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大力開展企業技術革新、技術攻關,大力推廣降本節約的經驗做法,提高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和資源利用率,從而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不僅人人講節約,而且個個懂節約的良好局面。
作為企業員工的我們不僅要從節約來減少企業的開銷,還應該從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來增加工作效益,我們企業現實情況限制了我們。6000KW的機組35T的鍋爐,我們不可能置安全與不顧,去超負荷運行來要效益。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業務技術水平不過關,在開機操作中延誤了正常開機的時間,哪么這延長的時間就是從我們手中浪費掉的,時間不會倒流,延誤十分鐘開機對我們造成的損失是不可挽回的。6000KW的機組十分鐘就是1000KW,在我們的工作中還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當發生了一些故障時,如果我們技術水平過硬,就會把故障及時排除或消滅在萌芽狀態,那么就不會造成停機或設備的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反過來說,這就是我們一線運行工所創造的效益。
節儉是一種行為,更展現一種精神力量;節儉是一種觀念,更體現一種民族品格;節儉是優良傳統,更是現代文明的標志。我們一定要增強厲行節約的緊迫性和危機感,為了電力中心更加美好的明天,讓我們繼續發揚勤儉節約的光榮美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實現“一強三優”的發供電企業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電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