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讓“育才聚智”的源泉活起來 ——紅柳林礦業公司創新人才發展工作紀實

      作者:田宏偉 2021-03-10 08:56 來源:煤礦安全網

      讓“育才聚智”的源泉活起來——紅柳林礦業公司創新人才發展工作紀實

      人才聚,事業興。從古至今,概莫能外。對于高質量發展中的紅柳林礦業公司而言,沒有哪個時候比現在更加求才若渴。

      人才二字,寥寥五筆,卻是企業的競爭之本、轉型之要、動力之源。2020年以來,該公司以“大氣開放、不拘一格”的氣魄,大力實施人才強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創新政策、搭建平臺、優化服務,打出聚才、育才、用才的“組合拳”,全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工作轉型突圍,人才發展工作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突破、結出了新果實。

      搭起舞臺,打造人才發展“強磁場”

      欲登高而遠眺,人才舉足輕重。有效的機制保障和科學的方法就像養料,是凝聚人才的“聚寶盆”,是培育人才的“強磁場”,不斷為人才發展工作輸送養料、強筋壯骨。該公司一直把“黨管人才”擺在突出位置,從頂層設計上進行系統思維,堅持引培并舉,聚才聚智,先后制定出臺了《中層管理干部選拔任用辦法》《基層中層管理干部選拔任用辦法》和《崗位公開競聘實施方案》《崗位職級體系設置與管理規定》《“百十一”青年英才開發培養管理辦法》《首席工程師首席技師金牌技術員管理辦法》《見習技術員考核管理辦法》等系列制度文件,真誠向每位員工拋出成長成才的“橄欖枝”,讓各類人才心動、行動。

      去年6月,該公司首次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公開競聘活動,所有中層管理干部全部“起立”,重新競聘上崗,還邀請了第三位機構作為評委,保證競聘活動的公平公正。

      競聘會上,每位競聘者從自身工作經驗及成長歷程、崗位認知及任職優勢、發展建議及未來規劃等方面進行了演講,從不同的視角和認識對競聘崗位進行了闡述,經過集中報名、資格審查、競聘演講、現場答辯、人選報備、組織考察、任前公示、聘任使用等八個環節,51名優秀競聘人員最終脫穎而出,成功競聘上崗。

      通過舉辦本場競聘會挖掘出了很多有激情、有想法、有干勁的優秀年輕干部,企業給他們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和崗位,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用人導向,提供了三項制度改革“紅柳林樣板”。

      注重本土人才培養發現“盤活存量”的同時,又向外引才借智“擴大增量”,積極從高校引進高層次人才,先后新招聘中國礦大、西安科技大學等優秀高校畢業生67人,研究生學歷13人。為了使這批青年人才快速成長起來,最大限度地用活各類人才,激發青年人才的創造活力,該公司堅持全鏈條培育、全方位搭臺、全周期服務,出臺了配套管理考核辦法,相繼聘任了36名本科學歷以上煤礦主體專業大學生為區隊技術員和見習技術員,為青年人才厚植成長沃土。

      “公司給我們搭建了非常不錯的成長平臺,在這里我快速獲得了成長,實現了個人的人生價值。”綜采二隊黨支部書記范國濤說。

      “95”后碩士研究生畢業的范國濤,是該公司2019年從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工程專業招聘的大學生,從學校到企業,從采煤機司機到技術員再到黨支部書記,小范克服了一系列工作、生活、環境上的難題,很快成長了起來,迅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奮斗坐標,如今的他,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帶領著綜采二隊的干部職工在煤海深處施展才華、建功立業。

      一位人才,勝過千軍;一個點子,堪比黃金。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頂層設計和高位推動,才使得一系列人才政策得以順利實施。

      匯聚力量,搭建多元方式“訓練營”

      發展的關鍵在人。從匯聚力量培育人、多元方式激勵人、各取所長使用人到“員工高價值成長、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雙高”目標,該公司始終踐行著“以人為本”的“紅柳”文化思想。

      該公司積極拓寬人才培養通道,豐富人才培養內容,對員工實行“首席制”聘任、專業技術職稱評聘、職業技能鑒定三條路徑培養,搭建多層次人才梯隊,通過開展職業技能比賽、基本功訓練、工種大練兵、師帶徒結對子、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助推本土“新星”快速成長。同時,深化“百十一”青年英才培養,每年評選10大青年英才進入后備人才庫,每年評選1-3名杰出人才,給予相應的職位或待遇。

      優化人才服務,打造有溫度的人才高地,定期召開后備人才、青年員工、新聘大學生、班組長座談會,關心員工成長,傾聽員工心聲,及時給予反饋。每年召開表彰大會,對上年度優秀員工進行表彰,1月份,表彰了來自各條戰線上的352名最美崗位員工;開展“兩優一先”先進評選,對優秀黨員、黨務工作者及先進黨支部進行表彰,激勵員工與優秀者對標,向“強者”看齊,讓員工奮斗有舞臺、表現有機會、努力有回報。同時,鼓勵優秀年輕干部下基層歷練,啟用有潛力的年輕員工走上管理崗位。2020年,提拔使用80后、90后年輕干部64人,聘任初中高級職稱183人,通過職業能力評價694人, 4人入選全國煤炭行業教育培訓資料編審委員會,員工李王平在第九屆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賽中榮獲金獎。

      該公司通過后備骨干、青年骨干庫,充盈人才蓄水池,使其橫向可交流、縱向可提升,逐步構建中層干部年輕化、后備骨干多元化、青年員工強培養的人才發展局面。

      崗位創新,筑起展才“大舞臺”

      該公司充分調動廣大員工工作和創新的積極性,通過搭建全員創客平臺、組建創新團隊、建立創新管理辦法、設立創新專項資金、成立大師工作室、落實考評激勵機制等,用創新激活人才培養動能,給員工筑起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該公司將每月的創新指標量化到各中心、部門、區隊,以全員崗位練兵為平臺,激發員工創新潛能。全員創新的實施,使員工發生了轉變,即: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由要我創變為我要創。現在,學習、思考、創新、研究已經延伸到了員工的茶余飯后,創新使紅柳林的安全生產不斷煥發生機,使礦區日新月異。2020年創新鑒定214項,創造經濟價值5000多萬元,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0項,累計達到174項。

      同時,充分發揮大師工作室作用,聘請了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省級勞模、省十大杰出工人任保利和企業創新狀元、勞模、技術帶頭人凌鵬濤等為創新導師,組建了任保利勞模大師工作室和凌鵬濤智能化大師工作室,針對安全生產智能化建設、采煤工藝優化、采掘設備維修及廠家技術壁壘進行攻關,設立專業技術研究應用課題,攻克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借助科研項目、實操演練充分發揮技術技能的傳幫帶作用,對創新項目進行孵化推廣,為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

      “十四五”期間,該公司將緊抓“人才”這一關鍵生產力,持續在“育才聚智”上做足文章,加大煤炭開采、信息技術、軟件管理、人工智能等復合型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培養一批煤礦主體專業的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和速度,為打造“行業第一、世界一流”現代煤炭企業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為陜煤集團打造世界一流能源集團作出“紅柳林”貢獻和擔當。(田宏偉)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