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集團國源礦業公司:建設智慧礦山 實現減人提效
本報訊“隨著智慧礦山子項目逐步落地,我們公司繁重的體力活兒和繁瑣的操作步驟沒有了。智能化建設讓煤礦生產作業更安全、生產效率更高了。”近日,筆者來到大唐集團國源礦業公司,該公司的智慧聯盟盟主張海君開門見山。
張海君介紹,該公司制定了智慧礦山建設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將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智能裝備等與煤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實時互聯、分析決策、自主學習、動態預測、協同控制的智慧礦山,建成了準格爾煤田首個特厚煤層大采高智能綜放工作面。該工作面應用世界先進的電液控制系統、國際領先的射頻定位技術和高端智慧采煤機,依托四維(三維空間+時間)地理信息系統,通過地質數據模型引導和生產流程自主記憶,實現采煤機自動截割、液壓支架綜合聯動、全過程安全可靠的智能生產工作面,使得該工作面每班次作業人員由原來的12人減至5人。
近年來,該公司大力推動智能化由采掘工作面向礦井全系統延伸。目前,少人快速掘進系統、智能化運輸系統、變電所和水泵房無人值守、智能巡檢機器人、無人運銷系統等都已在該公司成功應用。
與此同時,該公司建立了基于四維地理信息,集成應用各類傳感感知、數據通信、自動控制、智能決策等技術,對礦山所有信息進行精準適時采集、網絡化傳輸、規范化集成、可視化展現、自動化運行和智能化服務,并對隱患和危險源進行提前預知和防治,將整個礦山打造成具有自我學習、分析和決策能力的數字化智慧體。
此外,該公司還大力推進“天網工程”建設,通過安裝高清監控攝像機,配套升級“天網工程”基礎平臺,實現了井下采掘工作面無死角、主要施工地點無盲區、人員密集區域無遺漏、重點地區視頻全覆蓋。“下一步,我們將提升監控攝像機的性能,讓它變得更智能,進一步提高礦井的安全保障能力。”張海君說。(宋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