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神馬集團八礦:創新研發風動鉆道器投入使用
鉆一個道眼從半小時縮短到三分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八礦技術員韓孟博研發風動鉆道器側記
“你做的這個風動鉆道器真不錯。以前,咱們用手扳鉆進行鉆眼時,就算技術熟練的老師傅也需要30分鐘,現在用這個風動鉆道器,3分鐘就搞定了,既省時又省力。”前不久,在下井途中,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八礦開一(2)分隊一名職工對該隊技術員韓孟博說。
據介紹,八礦井下運輸需要鋪設鋼軌,尤其是在采掘接替工作面,職工需要快速鋪設鋼軌,運輸液壓支架及皮帶等。為方便運輸,該隊一般會把鋼軌截成每段4米,并在每段鋼軌兩端鉆眼,下井后再進行連接。以前,該隊職工需要使用手扳鉆進行鉆眼,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勞動強度大,嚴重影響施工進度。
隨后,八礦引進了德國生產的鉆眼機,其價格昂貴,一旦損壞就很難找到與之相匹配的零部件進行維修。
“德國生產的鉆眼機一臺要7萬多元,且維修困難,每臺設備使用壽命大約為6個月,算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韓孟博說。
能不能自己制造一個既省錢實用,又省時省力的自動鉆道器呢?韓孟博陷入了沉思。
要想實現鉆道器的自動化,首先要解決動力問題。按照規定,井下需采用防爆型電動設備,這種設備價格不菲。韓孟博經過思考,想到井下風動設備多,風力使用起來也方便,便決定先做一個風動鉆道器。
解決了動力問題,下一步就要找到合適的零部件。套頭、鉆頭、卡軌器、可調螺栓、手柄等都有現成的,但防爆型活塞式氣動馬達不好找。
八礦附近有一個廢車場。有段時間,韓孟博下班后就來到廢車場,尋找合適的防爆型活塞式氣動馬達。經過一段時間,韓孟博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防爆型活塞式氣動馬達,成功研制了風動鉆道器。
職工在使用這臺風動鉆道器時,可通過控制閥門來調節供風量。接通風源后,職工打開進風閥和出風閥,風動鉆道器開始工作,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緊固可調螺栓直至鉆完道眼。
韓孟博研制的風動鉆道器投入使用后,職工鉆一個道眼只需要3分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進度。此外,他研制的風動鉆道器每臺造價910元,每年維修費用及鉆頭消耗費用約150元,遠遠低于進口設備的成本,其質量不比進口設備差。
對此,韓孟博并不滿足。“這臺風動鉆道器還不夠完善,我想進一步改造,使風動鉆道器零部件標準化、功能多元化,讓它發揮更大作用。”韓孟博說。(郟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