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老摳兒”班長的節儉事
“他真是個出了名的‘老摳兒’,還要求班組每人背個包,取名叫‘節儉包’……” 近日,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公司綜合服務隊職工胡克在井下巷道中隨走隨嘟囔。
胡克說的這個“老摳兒”不是別人,正是他們班長程合嵩。起初,程合嵩自己背著包,別班掉的螺絲、小半包的黃油,他都撿起來整理收好,包里背的全都是可回收利用的各類物品。
前幾天,班里的打眼工李建拿起一包新的黃油準備撕開往風鉆里注油,正巧被程合嵩看見。程合嵩說:“先別撕那包新的,我包里有。”邊說邊從自己的“節儉包”里拿出用食品袋裹著的一小半包臟兮兮的黃油。“這是別的班落在工具筒上被我撿起來了,你別嫌臟,注上用效果一樣。”看著李建皺起眉頭嫌臟的神態,程合嵩微笑著說。
第二天上班,李建又沒黃油了,他直接找到程合嵩,結果還是給的他嫌臟的那包,里面剩下一點點黃油。這次李建沒有嫌臟的表情,反而說:“等用完這小半包再拆新的,學會過日子,要勤儉節約。”
班組成員節約意識提高讓程合嵩產生了新的想法:班組成員每人都背上個包,在上下班的路上能撿一些別人粗心大意落下的東西,就能節約不少班里的材料費。有個別節約意識不強的職工不理解,就產生了牢騷心理。
“單單一個‘節儉包’不足以讓職工真正增強節約意識,做好節儉就要從各方面入手。”程合嵩對筆者說。
在材料回收利用上,程合嵩更是能“慧眼識珠”。
有一次,他們班在南部軌道大巷修復一段大約30米的噴層脫落巷道,噴漿完畢后,班里職工張玉輝正準備將噴漿時掉下的噴漿料裝進垃圾車,程合嵩趕忙上前阻止:“這些回彈料不能當垃圾扔了,巷道的水溝還沒有砌,把它堆在一起,和成混凝土砌水溝。”由于噴漿料摻上了速凝劑,砌好的水溝半個班就得到了硬固,班組成員都不禁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
升井后,他向工區領導提出:可用回彈的噴漿料砌水溝,既節約材料又節省工時。他的合理化建議得到了工區領導的認同,他也為此受到了表揚和獎勵。
像這樣節約的小事不勝枚舉。在他的帶動下,班組職工也越來越注重勤儉節約,由于回收及時,力度較大,他所在的班組每月節約材料費兩千余元,每次都拿到工區節約獎。你還別說,這“老摳兒”還真能摳出成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