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通向遠方的橋,起點在阿布澤魯

      作者:馮韶新 2020-10-13 19:44 來源:中國煤炭網

      通向遠方的橋,起點在阿布澤魯

      ——記國家能源集團教育扶貧四川涼山布拖縣


      9月1日,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澤魯小學的全體師生來說,是一個終身難忘的日子,這是他們第三次搬家易地。從簡易板房到由國家能源集團援建的教學樓,這既是對過去的告別,更是當下和未來的新起點。

      “三易校址、四易校名,從今天就徹底穩定下來了,孩子們,我們真正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了。”在阿布澤魯小學的廣場上,校長孫可站在學生面前說這幾句話時,心情萬分激動。

      采訪中,孫可用“顛沛流離、寄人籬下”8個字,表達了學校成立5年時間搬家3次的心酸歷程。為了能讓布拖縣雙孤、單親、留守或建檔立卡貧困戶兒童有書可念,作為支二代的孫可把能想的辦法想遍了。

      言語間、神態中,不難看出眼前這個中年男人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其實,如今的阿布澤魯小學最早不叫這個名稱,也不在現在這個位置。

      2015年10月8日,一個由愛心人士組成的民間協會,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特木里鎮飛普村成立了修齊新彝民辦小學,這就是阿布澤魯小學最早的前身,主要面向當地雙孤、單親、留守或建檔立卡貧困戶兒童進行招生,孫可擔任校長。

      后來小學劃民辦公助,校名也隨之改為飛普小學。因辦學質量較好,學生人數暴增,僅能容納280人的學校竟有709名學生,但由于教育資源受限,學生面臨被分流的境地。

      “那時候,教育局安排了10個小學校長來到學校現場開會分流學生。”孫可說,“當時我想這個學校沒有發展的希望了!”

      可是,讓孫可始料未及的是,分流會上,時任洛古鄉中心小學校長甘扎說:“我們學校新建成的教學樓和宿舍完全可以容納飛普小學709名學生教學和后勤需要。我們可以克服困難,暫時讓給飛普小學使用。”

      飛普小學終于可以保全住了。在布拖縣縣委縣政府及教育局的關心關懷下,在洛古鄉中心小學的鼎力支持下,709名學生于2017年4月14日第一次搬家,從32公里外的飛普小學搬進了洛古鄉中心小學,更名為瓦吉小學。

      學校暫時保住了,但擁有一所獨立校園的學校成為孫可的心病,也是廣大學生和教職工一致的心愿。隨后,孫可將學校實際情況上報縣教育局。

      經縣委政府、教體科局、民政局協商,決定將坐落在拖覺鎮菲各村的一所福利院劃轉給瓦吉小學。

      2018年6月,700余名學生第二次搬家,從4公里外搬至福利院,學校更名為阿布澤魯小學。從“瓦吉小學”到“阿布澤魯小學”,在很多人看來,只不過是名稱的變化,沒有什么特別的用意。

      但每每提及此,孫可說,這其中寄托了對孩子們最真摯的期望與祝愿。阿布澤魯是布拖縣境內最高的山峰,彝語意為“最高的山頂,森林里有鹿出沒”。“學校猶如那森林,學生猶如那可愛的鹿兒,我希望孩子們從這里汲取營養,健康快樂成長,勇于攀登高峰。”孫可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神里充滿了希望。

      條件在一點點地變好,但福利院的硬件設施僅能夠滿足學生住宿用,沒有教學樓,在臨時搭建的板房里,孩子們度過了1年多的艱苦學習生活。

      “那段時間,我整晚整晚睡不著覺,愛人總問我這是怎么了?說心里話,作為一個特殊小學的校長,硬件設施上不去,這些孩子想要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不可能的。”孫可說,“這個時候,國家能源集團出現了,答應出資修建教學樓。當時我那個激動啊,真的是沒法形容了。”

      言必行,行必果。從2018年開始到今年9月,國家能源集團累計向阿布澤魯小學捐助1600余萬元。這每一筆賬孫可不僅記在本子上,還記在心里。 

      第一筆,投入1190萬元,建設了綜合樓、教學樓、運動場,建筑面積5696.6平方米的校園,可滿足1500名學生就讀;

      第二筆,投入190萬元,購置了科學實驗、音體美器材、34臺一體機,建了兩個計算機云教室;

      第三筆,投入134余萬元,設立師生激勵基金;

      第四筆,投入85.2萬元,為全校學生購買秋冬校服、秋衣秋褲和襪子;

      第五筆,投入30余萬元,建立“愛心書屋”。

      “6月16日,當新修建的操場開放的時候,場面太壯觀了,全校學生跑進運動場,那樣子比過年還開心。一個小男孩在塑膠跑道上連跑了3圈,我就攔著問,你不累嗎,他說不累,從來沒有踩過這么軟的地面,太舒服了!太喜歡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孫可淚目了。

      幸福的感覺就是如此的簡單,但又是如此的濃烈。孫可說,國家能源集團投資建設的計算機云教室和教學一體機,在整個布拖縣來說都是一流的。

      云教室剛建好,老師讓孩子們戴上耳機感受一下多媒體教學。當歌聲響起,孩子們都興奮地跟著唱了起來:“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

      兩年多來,阿布澤魯小學慢慢辦出了名堂,從過去全縣排名前五十名到前十名,到前五名,再到前三名。

      阿布澤魯小學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教育孩子們克服自卑敏感心理,訓練孩子們自尊自重、自力更生,培育孩子們積極樂觀、自信自強。孫可說:“之所以是半軍事化,除解決孩子心理上的問題,解決生活和行為的習慣問題,這個‘半’字,更體現在最大限度釋放孩子們的天性。”

      阿布澤魯小學在全縣出了名,遠近彝族同胞寧愿多跑幾十里山路,也要把孩子送到阿布澤魯小學來上學。

      9月1日開學,學校新增學生500多人,還有200多名學生實在收不進來。“可是在1995年,我在這里支教就帶幾個孩子,每天是求著彝族同胞把孩子送過來上學。現在變化太大了!”孫可動情地說,“沒有國家能源集團,就沒有阿布澤魯小學的今天。”

      阿布澤魯小學因地處深度貧困的偏遠地區,教職人員收入低,沒有人愿意到這里教書,這里1160名學生卻只有27名老師。學校建成了,優秀的人才短缺又成了孫可的另一塊心病。

      國家能源集團了解到情況后,一次性拿出134萬余元,設立師生激勵基金,為期十年,用于獎勵教學質量好的教師及單科成績排名全縣第一名的學生,一次性獎勵1萬元。因為有了這個政策,教師隊伍逐漸壯大,孩子學習的熱情也提高了。

      隨著硬件水平的提升,阿布澤魯小學有了宏偉目標。

      孫可說:“目前,對阿布澤魯小學來說,盡管師資力量和經費是最大的難題。未來3至5年內,我們一定要把阿布澤魯小學辦成民族地區農村標桿學校。”

      9月12日,在阿布澤魯小學運動場,許多孩子都蹲在地上,將一些細小的垃圾一個一個撿起來丟到垃圾桶。五年級學生阿古么惹國和賈史么忍史主動和記者聊起了天,她們非常開朗,善于和陌生人溝通,表達她們新的收獲,講述她們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像是和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聊天一樣,并對大山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將來我們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如果說過去這是美麗的童話,但在不久一定會實現,阿古么惹國和賈史么忍史說。

      為什么?

      因為這里建起了一座通向遠方的橋,起點就在阿布澤魯!

      下一篇:奮進中的我們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