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能源興隆莊礦李永建:我就是一名礦工
“我是一名礦工,說的時髦點兒,就是煤礦人。”這是生產準備工區生產三班班長李永建經常掛在嘴邊兒上的話。現年46歲的他,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亮而有神的眼睛閃爍著堅定的神情,眉宇間隱約流露的勃勃陽剛之氣,經常讓人誤以為他是軍人。在煤礦工作的16年,李永建始終以“礦工”的身份為傲:“誰說咱礦工是灰不溜丟的黑黝子,那是他沒見過咱在井下放光的時刻。”
2004年,李永建通過社會招工進入興隆莊煤礦。從事煤礦工作之前,他下過工地、干過裝修、做過生意、干過個體,來到煤礦,下到八百米深的巷道,李永建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和地面完全不一樣,太壯觀了!”深感找到了歸屬的李永建下定決心,要在這里干下去,并且一定要干出個樣子來。
年輕的李永建充分發揮在社會歷練中造就的能吃苦、肯吃苦,敢拼敢干的良好品質,很快就適應了井下的工作,采掘設備安裝撤除、調試檢修,巷道治理、電纜管路敷設……通通不在話下。“小李干活很賣力,安排啥活干啥活,從來不挑肥揀瘦,新工人里他是學得最快的了,這性子就該是咱煤礦人。”李永建的師父提起他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工作時間越久,遇到的問題越多,深感到捉襟見肘的李永建沉下心來,一方面認真學習采煤機、液壓支架、運輸機等采煤設備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虛心向領導及同事學習設備操作、性能、維護保養和故障處理等實操技能。吃苦耐勞又樂于學習,李永建很快從同批入職的職工中脫穎而出,2010年,他被任命為生產準備工區生產三班的班組長。
當上班組長后,他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哪里有困難,他就出現在哪里。有一次,在工作面調試生產中,受頂板淋水大的影響,軌順巷道低洼處積水嚴重,由于現場排水泵排水量及揚程小,巷道積水越積越多,摻雜著煤泥的積水臟得看不清水底,形勢越來越緊急。在這緊要關頭,李永建挺身而出,半截身子泡在水里,換開關、換泵、換管子,膠靴灌滿了水,脫下來倒倒再穿上,衣服濕透了,靠體溫慢慢暖。看到這,現場工人都在心里暗暗為他豎起大拇指:這樣的班長叫人服氣,作為班組成員,我們不干,過意不去。在他的帶領下,大家齊心協力排除現場積水,出色的完成了搶險任務。
“老李,聽說孩子馬上就要高考了,你可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這兩天該休息就休息,孩子考學重要。”“小王,前幾天沒上班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什么困難?”“小張,今天干活有點毛躁,以后得穩,把握好安全。”工作之余,總能看到他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與班組職工親切的交流。對李永建來說,班組職工就是他的家人兄弟,每一名職工性格及思想狀態他都了如指掌。當工作或者生活中出現困難時,他總是能及時出現幫助職工解決。有一天夜班,正跟他一起工作的蔡師傅接到值班電話通知后匆忙提前上井了,經詢問他得知蔡師傅的父親突發疾病緊急住院。夜班上井后,安排好班后工作的李永建沒有回家休息,二是帶著二班長小張,買好慰問品開車去看望蔡師傅的父親,在醫院忙前忙后,直到下午才回到家。
作為家中的頂梁柱,李永建同樣渴望能多孝敬父母,多陪陪妻子,多關愛兒子,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可是礦井工作繁忙,每提及此,他都深感愧疚。擔任班長以來,李永建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班組的安全生產中,每天來的最早,走的最晚,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靠妻子在打理,兩個孩子的事情他更是無暇過問,女兒的家長會他一次都沒參加過。去年6月份,兒子面臨畢業招聘,從未經歷過這種場面的兒子特別緊張,請求父親陪同他一起參加招聘會,李永建答應了,但碰巧區隊緊急任務,他只跟兒子說了一聲就匆匆忙忙的下井了,兒子只能獨自面對陌生的考驗。為此,妻子和兒子很生氣,他也感到很慚愧,但事后他說:“既然選擇了這個工作,就一定要把工作先做好。咱得對得起身上這身工裝,對得起信任咱的領導和兄弟。”在他的帶領下,班組職工干勁十足,班組凝聚力強,工作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作為班長,他始終堅守在工作的第一線,臨危不亂,沉著應對,成為班組抗擊疫情的主心骨、貼心人。在防控疫情最艱苦的時期,他主動學習和掌握防范疫情的各類知識,積極宣傳疫情防控各項制度規定,帶動班組職工積極主動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來,從自身做起,戴口罩,保持距離,認真遵守各個場所防疫規定,并督促班組職工做到“三不”“四反”,算好“五筆賬”。在這個疫情防控和保電煤并進的戰場上,李永建用實際行動給班組職工吃下了“定心丸”,在第二屆“美好興隆班組長節”優秀班組長評選中,被評為美好興隆“六十佳”班組長。
他是一名礦工,他用踏實的工作展示煤礦工人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精神風貌;他是一名業務骨干,以自己身先士卒的行動鍛煉成為采煤一線班組領頭雁;他是一名班組長,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這蘊藏烏金的地層深處,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青春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