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白建莊礦業:青年職工的別樣青春
在公司有這么一群年輕人,他們用青春奮戰在廣闊煤海,用激情演繹著一幅幅動人畫卷,他們就是公司可愛的青年職工,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工作世界之中吧。
“干”進夢想的“最美身影”。一身被煤泥水浸濕的工裝,一雙遍布黑色油污的雙手,一張汗水滴答的青澀面龐。他叫李鵬博,26歲,是公司準備隊最年輕的技術員。
干過工作面回撤工作的人都知道,不吃苦在前,不迎難而上,沒有過硬技術,一線的弟兄是不會服你的,可就是這個85后的小伙子,卻讓全隊的新老職工心服口服。
2012年因工作需要李鵬博從機電部調到準備隊,好友都說他是被“下放”了,勸他頂住命令,繼續留在機電部,但他卻立志在準備隊干出點“名堂”。
他總出現在準備隊最忙、最苦的地方。下井最早、升井最晚,大家都走了,他還會在回撤工作面檢查一遍。正是他的踏實肯干,才能得到工友們的認可,因此,他被工友們稱為回撤戰線上的“最美身影”。
面對支架回撤作業,他主動湊上去,學技術,長本領,看師傅們演示幾次后,他就能干的有板有眼,工友們都夸他有靈性,是個干煤礦的“好材料”,可是誰要是看過他那“慘不忍睹”的筆記本就會明白他悟性的由來,整整10多萬字的筆記,是他的心血,上面記得都是他在井下學到的技術和管理。
“修”筑夢想的“最強大腦”。“別看他年齡小,特別能吃苦,穩重心細,那技術是杠杠的……”說到生產調度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峰波,周圍的工友們對這個88的中層管理干部都是贊不絕口。
208工作面地質條件復雜,信息化設備安裝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領導把這個重擔壓在了他的身上后,他立即組織精兵強將,投入到了緊張的安裝調試之中,正當他們躊躇滿志的時候一次,工作面的智能噴霧和照明線路出現問題,幾撥維修工檢查了所有的照明設備都沒有發現問題根源,這個“邪門”的故障,讓大家傻了眼,劉峰波仔細排查后,斷定是電纜質量問題。
為了證實推斷,他用“手摸排查發熱點”的辦法,捋著照明電纜,一寸一寸的找故障,由于井下是多路電纜集體捆扎,1000多米的排查長度,漫長而繁瑣。功夫不負苦心人,發熱點被逐一發現。這時,新的問題又來了,如果對電纜“大換血”,勢必會影響生產,增加成本,劉峰波主動請纓,加班加點的對故障線路進行更換,出色地排除了故障。208工作面信息化安裝,在他的帶領下,僅用七天便已完成。
“焊”衛夢想的“有為青年”。年紀不大,技術過硬;名氣不小,謙虛低調;成績不少,從不驕傲。同事眼里的薛增友性格開朗,樂于助人,是個率真誠懇的好伙伴,領導眼里的薛增友工作踏實,責任心強,是個堪當大任的技術骨干。作為一個青年焊工,他沖鋒在前,機修廠廠里凡是與電焊有關的重大作業,都有他的身影。
廠里維修井下支架,時間緊、任務重,他帶領焊工組的工友們在室外進行割除與焊接。正值盛夏,支架燙得就像火爐,讓人覺得放上個雞蛋就能烤熟,但是他不喊苦、不叫累,連續奮戰了10天,焊接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在208支架維護搶修任務中,由于井下設備安裝緊急,如果不及時搶修就會影響生產,在他的帶領下,焊工組和檢修組的工友們加班加點,連續幾天都站在雨水中進行檢修,并且一干就到晚上八九點鐘才結束,確保了井下生產任務的正常運行。
以上就是公司青年職工的一些事跡,在這里還有很多向他們一樣可愛的“80后”,其中很多人一畢業后就到了公司從事“黑領”礦工工作。他們年輕、干勁足;他們扎根礦山,與煤為伴;他們默默耕耘,用汗水澆灌夢想;演繹出別樣的動人青春,用青春舞動人生。(劉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