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塵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第2條 測塵工應完成下列工作:
1.定期測定具有粉塵危害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
2.對粉塵濃度超標的作業場所提出控制粉塵濃度的措施。
3.定期對粉塵采樣器進行校準及檢定,以及游離二氧化硅.粉塵分散度的送檢工作。
二.上崗條件
第3條 測塵工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第4條 測塵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識:
1.熟悉入井人員的有關安全規定。
2.熟悉測塵儀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本礦的粉塵源以及防治重點。
5.了解煤塵爆炸的有關知識。
6.了解有關塵肺病的知識。
7.了解井下各種氣體超限的危害及預防知識。
三.安全規定
第5條 注意觀察采樣地點頂幫、運輸等情況,以保證工作中的安全,如有隱患必須首先處理。
第6條 井下作業場所的總粉塵濃度要每月測定2次。
第7條 呼吸性粉塵每月測定1次。
第8條 粉塵中的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每6個月測定1次,變更工作地點時要測定1次。
四.操作準備
第9條 進行粉塵采樣前應認真檢查測塵儀器,做到外表清潔、確保設備能正常工作,使用光電測塵器時,要檢查電池電壓,當低于使用電壓時應按要求進行充電。
第10條 根據該班測塵地點和采樣數量準備好使用的儀表、工具及附件。
第11條 使用粉塵采樣器測塵時,要事先選擇合適的濾膜并按相關規定要求進行采樣及稱重計算:
1.準備濾膜,常用的濾膜直徑為40mm和75mm兩種。
2.稱重濾膜前要先對濾膜干燥2小時,除靜電,再用鑷子取下濾膜兩面的夾襯紙,放在分析天平上稱量,并進行編號,記錄下重量。
3.濾膜稱重后放入濾膜盒內,要求濾膜不得有褶皺,濾膜盒蓋要擰緊,并置于干燥器內。
4.若采樣地點估計粉塵濃度最大不超過200mg/m3時,選用直徑為40mm的濾膜。
濾膜固定:先擰開濾膜固定蓋,并用酒精棉球擦凈,再用鑷子夾取已稱重編號的濾膜,對準底座圈(使濾膜的粗糙面向上)平鋪在螺絲底座上,然后放上錐形環使之壓住濾膜,再將固定蓋套上擰緊。檢查濾膜有無褶皺與漏縫,若有時要重新固定。
5.若采樣地點估計粉塵濃度大于200mg/m3時,應選用直徑為75mm的濾膜紙,并固定成漏斗形。
濾膜固定:將濾膜固定圈擦干凈后,用鑷子將濾膜對折兩次成90°的扇形,然后張開成漏斗形狀,放在固定圈內,使濾膜緊貼在固定圈內錐面上;用錐形環壓緊濾膜,將螺絲底座擰入固定蓋內,用圓頭玻璃棍將濾膜漏斗的錐形頂推向對側,使其在固定蓋內形成濾膜斗。裝好后的濾膜邊緣,不能從固定蓋的內錐面上脫露出來,濾膜斗要無漏縫,否則重新裝好。第12條 對采樣器進行全面檢查,合格時方能下井。采樣器流量計要保持清潔,檢查錐形管和浮子球是否被油.塵埃玷污,玷污時要用汽油或酒精進行清洗。
第13條 使用光電測塵儀時,要有足夠的濾膜紙帶。明確測定的地點和個數,下井應帶足夠量的濾膜紙,儀器要隨身攜帶,嚴禁碰撞、擠壓,不得交給非測定人員管理。
五.操作順序
第14條 本工種操作應遵照下列順序進行:檢查儀器→準備濾膜→現場采樣→分析采樣→填寫數據報表→整理儀器。
六.正常操作
第15條 選擇測塵位置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采樣地點設在回風側。
2.采樣高度設在人的呼吸帶高度,一般為1.5m左右。
3.在掘進工作面采樣時,應在巷道未安裝風筒的一側距裝巖(煤)、打眼或噴漿等地點4~5m處進行。
4.在機械化采煤工作面采樣時,應在采煤機回風側.距采煤機10~15m處進行。
5.采煤工作面多工序同時作業時,應在回風巷距工作面回風口10~15m處采樣。
6.在轉載點采樣時,應在其回風側距轉載點3m處進行。
7.在其他產塵場所采樣時,在不妨礙工人操作的條件下,采樣地點應盡量靠近工人作業的呼吸帶。
第16條 測塵時,儀器的采樣口必須迎向風流。
第17條 對測塵開始時間的要求:
1.對于連續性產塵作業,應在生產達到正常狀態5min后再進行采樣。
2.對于間斷性產塵作業,應在工人作業時采樣。
(一)粉塵采樣器操作
第18條 采樣時首先調節好所需流量(一般15~30L/min),并檢查保證無漏氣,然后取出準備好的濾膜夾,固定在采樣器上。
第19條??采樣中應注意保持流速穩定,并根據估計的濾膜上的粉塵重量(一般在1~20mg, 但不小于1mg)來決定采樣時間的長短。要詳細記錄采樣地點、作業工藝、樣號、流速及防塵措施等,同時記下采樣開始和終止時間。采樣持續時間可按下式計算:
T =?1000W
CQ?(1)
式中:T——采樣時間 ,min;
W——粉塵應達到的重量,mg;
C——預計作業面的粉塵濃度,mg/m3;
Q——采樣時的流量,L/min。
第20條 ?采樣后,將濾膜固定圈取出,迅速放入采樣盒內,要求受塵面向上、不要搖晃振動,然后帶回實驗室稱重、分析。
第21條??采樣后,應將濾膜放在干燥箱內干燥2h,除靜電,然后再進行稱重;如采樣現場有水霧或發現濾膜表面有水珠,濕度過大,要先將濾膜放在溫度為60~65℃的烘干箱內烘干2h,然后放入干燥器內干燥30min,最后將其置于分析天平上進行稱重1次,以后每干燥30min稱重1次,直至達到恒重(前后2次稱量的差值不超過0.2mg)為止。應記錄所稱重量。
第22條 測塵地點的粉塵濃度按下式計算:
C=W2-W1?×100 (2)
QT
式中:C——測塵地點的粉塵濃度,mg/m3;
W2——采樣后濾膜的重量,mg;
W1——采樣前空白濾膜的重量,mg;
Q——通過濾膜的流量,L/min;
T——采樣持續時間,min。
兩個平行樣品粉塵濃度偏差率不超過20%時為有效樣品,并取兩者的平均值作為采樣地點的粉塵濃度。兩個平行樣品的偏差率按下式計算:
f=a-?b′100%
a+b
(3)式中:f——兩個平行樣品的偏差率,%;
a.b——兩個平行樣品的粉塵濃度,mg/m3。
濾膜在采樣前后的稱重間隔時間應盡量縮短,以免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第23條 采樣地點空氣中有油霧時,濾膜要先進行除油。具體步驟是:
1.將120號溶劑汽油裝入蒸餾瓶中,置于插有200℃溫度計的坩堝中,并連通冷凝管,最后接通電源,使油溫保持在110℃左右,最高不超過120℃,這時就有汽油被蒸餾出來,用清潔的試劑瓶收集備用。
2.把3個稱量瓶編號,并倒入已蒸餾好的120號溶劑汽油。
3.用鑷子、止血鉗子將采集的帶油霧的濾膜對折3次,用止血鉗子將折好的濾膜邊緣夾緊。在第1號稱量瓶中搖動2min,之后再在第2號稱量瓶中搖動2min。
4.把除油的濾膜放在清潔的玻璃板上,并用鑷子打開濾膜,讓除油劑揮發30min稱量。
5.把第一次脫油的濾膜再按上述方法放在第3號瓶中進行第二次脫油,稱重結果若是遞減,應再進行脫油稱重,直至恒重為止。
濾膜上的粉塵和機油濃度按下列式子計算:
采樣后濾膜重-采樣前濾膜重
含油粉塵濃度 —————————————— (4)
流量×時間
除油后濾膜重-采樣前濾膜重
粉塵濃度 —————————————— (5)
流量×時間
機油濃度=含油粉塵濃度-粉塵濃度 (6)
(二)光電測塵儀的操作
第24條 校正儀器的采樣流量和采樣時間,并按照儀器的使用說明書進行調整。
第25條 每個測塵地點連續測定的數據不少于3個,并取其平均值。
七.特殊操作
第26條 使用粉塵采樣器測塵時,若采樣后的濾膜被污染或粉塵失落應作廢、重新采樣。
第27條 由于濾膜不耐高溫,在55℃以上的采樣現場不宜采用。
第28條 建議增加個體采樣規程。如:對連續性產塵作業地點,應在生產達到正常狀態5min后進行采樣,采樣時間不少于4小時,采樣流量為5L/min,且在工人作業時采樣。
八.收尾工作
第29條 要及時將每次的測塵記錄填入臺帳。
第30條 測塵完畢后,要填寫粉塵測定結果報告表,月底做好本月粉塵濃度測定月報,并及時上報。
第31條 檢查儀器、儀表,擦拭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