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智”力同心志成城——永煤公司車集煤礦安裝隊2901自動化工作面攻堅紀實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20-06-03 15:47 來源:煤礦安全網

      “智”力同心志成城

      ——永煤公司車集煤礦安裝隊2901自動化工作面攻堅紀實

      ?

      □通訊員 張杰 胡佃波



      ?車集煤礦安裝隊部分職工 張杰 攝

      ?

      披荊斬棘勇向前,同心協力闖難關。“‘一鍵啟功’按鈕已按下,井下智能裝備已依次正常開啟……。”伴隨著采煤機隆隆的轟鳴聲,2901工作面作為河南能源首個成套自動化工作面,在永煤公司車集煤礦從落地生根到常態化運行,著實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車集煤礦安裝隊作為該礦自動化工作面的主力安裝兼生產隊,以非凡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克服了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困難,順利地完成了安裝、調試、試生產等任務,以實際行動書寫了鏖戰智能設備的壯麗篇章。

      ?

      列出安裝工程“任務書”

      “在25天的時間里,憑借全隊85名職工的共同努力,該隊圓滿完成2901自動化工作面安裝任務,共安裝支架152臺,轉載機、運輸機和采煤機等大型設備6套。同時,兼顧正常生產、安裝一次性調試成功、全面實現零傷害……”去年12月11日,在該礦2901自化工作面安裝總結會上,該礦安裝隊贏得全礦敬佩。

      完成任務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反響?這還要從去年11月15日說起。

      有句俗語叫“怕什么來什么”,這句俗語用在該礦安裝隊隊長許民青的身上最恰當不過了:新設備安裝不熟練——工期緊、上巷運輸1200米——戰線長、大型設備結構復雜——工序多……一時間所有安裝難題鋪天蓋地而來。

      “現在礦上采掘接替緊張,我們必需保證2901工作面順利安裝,不向上級說困難,只讓全礦職工看結果!”許民青在班前會上向全隊干部職工吹響了保接替戰役的“集結號”。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該隊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制定了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安排工作人員全天值守等一系列“任務書”,并協調統籌多部門形成合力大力推進。根據任務工期實際,該隊協調該礦掘進三隊安裝下巷出煤系統,緩解人員緊張壓力,并在此基礎上,針對上巷運輸戰線長問題,優化施工工藝,使用2臺單軌吊進行接力運輸,保證每班支架安裝數量充足。同時,圍繞設備拆卸、安裝工藝,該隊多次組織技術協調會,對每一個環節、細節都進行反復論證,詳細制訂“設備安裝流程圖”,做到每道工序都達標規范,每個環節都無縫銜接,確保安全生產萬無一失。

      “隊里及時出臺人員、安全、操作、技術等保障措施,暢通了設備運輸通道,提高了安全系數,為安全高效生產打牢了基礎。”該隊黨支部書記姬生華說,我們每天平均安裝支架6臺,有時候7架甚至8架,整體速率較往常提高了11.47%。

      ?

      拿出巧解難題“錦囊計”

        面對智能設備安裝過程中的一系列調試難題,許民青下達了動員令:“困難面前勇者勝,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不僅要調試成功,而且還要最大化發揮智能設備優勢,全力保運轉!”

      原來,該工作面安裝結束后,在設備調試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液壓支架底調油缸不自動收回、集控中心主機頻繁掉線、破碎機啟動時皮帶跳電……為了保證設備正常運轉,該隊實施了機電副隊長、技術副隊長“三班雙跟班”制,深入現場調查,并組織班前和班后召開班組長及技術骨干會議,結合當天遇到的調試問題逐一點評,解決施工難題。

      “作為智能設備負責人,深感肩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必須沖鋒在前、不遺余力、扎實工作。”該隊機電副隊長曹玉峰說,我們每天班前討論數據,班中采集數據,班后分析數據,全力確保智能設備高速運轉。

      今年3月份,曹玉峰在調試智能設備時發現,工作面支架頻繁出現支架伸縮梁收不回現象,支架無法正常跟機移架。他迅速成立技術攻關小組,主動帶領成員開展“解剖式”問題排查,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找到了“癥結”。他在程序中加入2秒降立柱程序,徹底解決了跟機移架技術“瓶頸”。與此同時,該隊技術副隊長胡佃波根據煤層厚度變化,圍繞煤機記憶截割問題,及時聯系設備廠家,優化記憶割煤,修改采煤工藝參數,讓采煤機割煤更優化、保護更靈敏。目前,該工作面支架自動跟機率、采煤機記憶截割率均已達到80%以上。

      團結出力量,勤奮破萬難。“在這個團隊里,我感受最多的就是他們有一種對未知的探索精神,是一個奮進‘共同體’。”該礦機電副礦長代星軍說,自智能化工作面建設以來,他們處理大小調試問題達30多種、200余個,工作面智能設備功能都已全部實現,為礦井智能化開采提供了堅強保障。

      ?

      結出安裝碩果“亮點多”

      “首次取消超前支架,實現了采煤工作面一鍵開停、煤機記憶截割、自動跟機移架,建成專業化隊伍,分數達到了驗收標準,同意通過驗收……”5月25日,省工信廳通過了該礦智能化建設項目,這一消息標志著該礦初步實現了出精品、出經驗的目標,也標志著該礦開采正式邁入智能化開采序列。

      這一喜人成績的背后,離不開該隊“擼起袖子加油干、邁開步子奮力跑”的艱辛付出。工作面初采時期,該隊按照“穩產就是高產、保安全促生產”工作思路,多次調整人員、班次,修改多項考核措施,在檢修班推出“設備完好”獎,在生產班實行“萬噸煤違章率指標”考核法,并把考核指標細化,落實到現場管理中,促進安全高效生產。

      “作為備采工作面,我們隊按照‘智能生產’要求,積極組織生產,每天中班割煤3刀,單日生產可達到4刀煤,單日最高割煤量可達3240噸,上月我們隊安全推進30米,創出了隊內最好水平。”胡佃波說,較以往用工還減少了2/3,工效提升了3倍,為礦井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該隊還根據智能設備結構布置,按照“人盡其才”分工導向,實施“一人多崗、一專多能”人員分配機制,堅持向優化組織要工效,激發最大潛能,實現最大效益。

      “在崗位分配中,我們堅持‘人事相宜、人崗匹配’的原則,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讓員工的最大優勢與智能設備相匹配,有效激發了智能設備的高產高效優勢。”姬生華說,現在我們已由原有的137人的采煤隊伍減少至55人,人員精簡率達60%,采煤效率提升20%。

      “欲立潮頭先言勇,勠力同心志成城。”經過77天的激烈鏖戰,該礦安裝隊圓滿完成了既定安裝、調試及生產任務,用高度的責任感和高效的執行力,實現了“少人則安、無人則安”的目標,為礦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