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礦業:“智”啟引擎向未來
陜北礦業:“智”啟引擎向未來
2019年11月,紅柳林礦業公司第5個智能化15213綜采面投入使用。這與2012年第1個智能化綜采面,已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無數次的改進和完善。現在,15213綜采面自動割煤率達到100%,日產原煤可達1.8萬噸。
2020年4月,韓家灣煤炭公司首個“110工法”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成功試運轉,標志著“110工法”與智能化開采的首次合體成功,實現了礦井經濟效益、資源回收率、原煤工效“三大提升”。
近年來,陜北礦業公司聚焦“三型四化”建設,大力推廣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地質可視化開采、井下智能巡檢機器人等新技術應用,推動煤炭開采向優化系統,減頭、減面、減人員“一優三減”轉變。僅2019年,就完成了206項生產輔助系統集中控制和9項地面裝車系統集中控制,減少固定崗位作業人員350人;5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智慧工會和全員考試系統建成。
現在,陜北礦業公司致力全礦井智能化技術突破,積極探索全礦井智能化建設的路徑、方式,加大關鍵技術研發,完善智能煤礦總體規劃,完成智能綜合管控系統、智能生產系統、環境智能感知及輔助系統、智能廠區系統等八個方面。
同時,陜北礦業公司與中國工程院王國法院士團隊合作,實施《智慧煤礦巨系統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示范礦井建設》項目。2020年,陜北礦業公司制定了《智能化礦井建設實施方案》,率先落地好張家峁智慧煤礦巨系統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示范礦井建設,完成7個子系統建設,搭建智慧生產體系、運營體系、生活體系,建設創新智慧礦區。
未來,陜北礦業公司將圍繞公司實際和發展需求,研究設立1個煤炭行業工程研究中心、1個技術經濟研究院和1個工程實驗室,強化與國家重點項目、基金項目、院士團隊的合作,實現全生產鏈智能化、低碳化、可靠化,持續提升生產力。(譚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