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礦業涌鑫公司:巷道來了個“美容師”
“噠噠噠……”巷道深處傳來了一陣陣機械作業的聲響。走近一看,原來是陜北礦業涌鑫公司安山煤礦通維隊新引進的WPZ-75/3Z巷道修復機正在作業。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機身只有6.5米長,工作臂可以旋轉±180度,配有前推鏟,根據需要可快速更換破碎錘,可以滿足360度范圍內的挖掘、側掏、翻轉、破巖、裝車、起吊等各項動作要求,實現挖掘毛水溝、臥底、破巖、清理浮煤、清理皮帶機底部、平整巷道及小型配件吊裝等多種功能作業。
“不要看這機器身型嬌小,但是掏槽就像切豆腐,省時省力。這下好了,咱們筑墻又添了一件 ‘新寶貝’啊。”巷道維修工曹軍軍說道。
以往掏槽,單純由人工作業,手捧三十余斤重的風鎬,面對堅硬的煤壁,三四人輪番作業,一個班下來腰酸臂乏。掏一個頂槽約需四個小時,仰面作業,煤渣經常崩臉。同時由于巷道較高,工作人員需登高作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這也使掏槽成了工友們最頭疼的一件事。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陜北礦業涌鑫公司經過反復調研,最終成功引入WPZ-75/3Z “巷道修復機”。 它小巧靈活,功能強大,既可破巖、鏟運,又可臥底、清幫、吊裝,集多種作業功能于一身。工友們也給這個神奇的“小家伙”送上了井下巷道“機械美容師”的稱號。
修復機剛被引進時,大家都左支右絀,無從下手。為了能盡早嘗試到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所帶來的實效,通維隊特地安排了生產班有多年巷修經驗的骨干精英進行操作培訓,幾天下來,巷道修復機就成功投入了生產。勞動強度的大幅降低,掏槽工效的大幅提升,讓這幫掏槽的硬漢從心底樂開了花。
“現在,我們兩個人,一個班可以干過去四個人,五六個班的活。雖然,目前我們還不夠熟練,需要一個人開機子,一個人吊掛電纜、水管,但是等到熟練了,我看一個人都可以……”巷道維修工李義逢人就“炫耀”著。
巷道修復機的投入使用,打破了“一人一把風鎬一個錘”的現狀,同時相對人工掏槽,效率提高了80%以上,作業人員減少1/2。而且修復機能適用不同條件的復雜作業環境,安全系數大幅度提高。
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既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改善了作業環境,也促進了降本增效,加快了公司“三型四化”建設的步伐。(王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