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留下一物 方便再見

      作者:徐峰 2020-01-07 15:04 來源:煤礦安全網

      2015年5月,我獨自一人到杭州旅行,一下高鐵便徑直鉆入了一旁的地鐵站,趕往此行的目的地——西湖。

      “欲將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西湖的美自不必說,短短三日,新舊西湖十景已被我“一網打盡”,雖細雨綿綿,暢游其間,不免有種“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感覺。

      第四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于北山街稍作停留后,便不舍辭別西湖,在葛嶺站登上了前往宋城的公交車。許是起點站的原因,車上的乘客屈指可數,我選擇靠近車頭的位置就坐,四下張望著。

      只見窗外街道綠蔭環抱,遠處山色蔥蘢,云樹籠紗,宛然若畫。就在我沉迷于杭州美景之際,公交車停了下來,一位步履蹣跚的白發老人上了車,坐到了我的旁邊。

      片刻之后,老人開口:“小伙子第一次來杭州吧?這是要去哪?”

      “恩,我要去宋城逛逛”。我驚異于老人的洞察力回應道。隨即將頭別向車窗。

      話音未落,老人倏地向我靠過來,“你是陜西娃?”一句倍感親切的陜北話讓我措手不及。在攀談中得知,老人來自陜西延安,如今已經離開故土30余年。老人未說明定居杭州的原因,見他言辭閃爍,我就沒有多問。

      我告訴他我來自陜北神木,他卻沒有印象,又說榆林,老人才微微點頭。公交車一路前行,不斷搖晃著,老人也陷入深深的回憶中:“可多時沒吃咱們老陜的洋芋擦擦了,還有那簡陋而又溫馨的土窯洞、東流而去的延河、巍然屹立的寶塔山......”

      老人就這樣自顧自地說個不停,往昔一幕幕如潮水般涌來,我就在旁認真聽著。講真,我還是第一次與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有如此交談,更是對起初產生的警惕心略感愧疚。

      車行至錢塘江畔的浙大之江校區,距離宋城已不到兩站路了。老人向我詢問延安近些年的變化,我竟說不上來。雖身在陜北,但延安對我來說,還比較生疏,僅在上大學期間乘車路過幾次,并沒有“身臨其境”過。看著老人殷切的眼神,我卻無法拒絕。

      “窯洞都已荒廢、高鐵已經通行、新區高樓林立、革命舊址保存完好......”我憑著自己的“想象”和道聽途說向老人訴說著。“多想回去看看,可是老了,折騰不起了”。老人嘆氣道。

      不久,便到了宋城。我竟不忍下車,在老人的提醒下,我終究還是挪動了身子,“再見,下次再來。”老人向我揮手致意。

      站在宋城的門口,看著熙來攘往的游客,一股莫名的煩躁涌上心頭,反復琢磨著那一句“再見”,心想還是不進去了。

      下一篇:文化旅行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