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誰染楓林醉
深秋,水瘦山寒,霜清露冷,可是代表秋天的楓樹在經霜傲寒中更加颯爽,“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那酡紅如醉,襯托著秋風的涼意,有種清寂的凄楚之美。
在眾多種類的紅葉中,楓葉因其形狀美觀、大小適宜、透逸灑脫的風姿和孤傲,成為歷代文人吟誦的主題。最著名的莫過于唐代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而最形象的要數元代作家王實甫《西廂記》里所描寫的秋景:“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楓林最?”作為秋的時令景色,紅葉包容了春的妖嬈,夏的熱烈,也承受了風刀霜劍的峻厲,好似糅合著絢麗與平淡、順暢和曲折的七色人生,體現出一種成熟、厚重與超脫的飛揚,是其生命的第二個青春。也許正因如此,古往今來“紅葉題詩”的佳話流傳經久。“莫嫌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紅更多”,“清溪曲逐楓林轉,紅葉無風落滿船”,“勞歌一曲送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真可謂詩中有畫,看了讓人意靜神閑。
健全的人生需要不斷發掘美,而競爭激烈、變化急驟的快節奏生活更需要心里調節和精神補償。秋季郊游觀賞紅葉,神思會隨之悠然遠行,這種閑情雅趣也是種恬淡寧靜的放松。清代詩人趙翼《野步》中“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的詩句,到是“誰染楓林醉”的絕妙回答,而曹丕《燕歌行》里“秋風瑟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詩句,更使人加深了一層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