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尖兵:至誠至精 再創新功
有這樣一群人——當他們離開家鄉,挎上鋼槍,就是保家衛國的錚錚漢子;當脫下戎裝,扎身煤海,又成了至誠至精的潞安兒女!
王志兵,原海軍某部隊文工團班長,服役17年,2011年退伍來到潞安集團后,先在王莊煤礦綜采隊、后到潞安集團古城煤礦安全調度工作至今。作為一名“老”文藝兵,他經常利用業余時間無償為古城煤礦各類活動調音。有時活動與工作時間沖突時,為了集體活動正常開展,他也自愿讓步于集體利益,申請調班、換班。記得在2018年3月的“學雷鋒”主題黨日活動中,他毛遂自薦:“我在部隊的時候,經常寫墻體字,如果以后再有這種志愿服務活動需要,可以找我。”相較于很多人或是內斂,或是怕做“出力不掙錢”的吃虧活,更喜歡將技藝隱藏起來,王志兵顯得非常坦誠。當筆者問到他還有什么特長時,他認真地介紹:“除了調音,我還喜歡擺弄電子產品,擅長維修家電、儀器,如果同事家里、隊里電子設備有小毛病了,我可以試試。”
郭偉強,原某部隊炮兵營士兵,服役8年,2012年退伍來到潞安集團后,先后在慈林山煤業、夏店煤礦、李村煤礦、古城煤礦工作。雖然工作數次調動,他仍初心不改。工作中嚴謹認真、從未曠工,生活中為人真誠、不計得失的他在安全調度黨支部也是一名“五星級”黨員。翻看他的黨員筆記、民情日記,筆記中一字一句、一筆一畫像工人輪著的大錘,砸出紙面般向外透著認真;聯系群眾日記內容帶著感情、真誠樸素,細雨潤物般沁人心脾。少點功利心、少點推脫抱怨,是士兵就保家衛國、是黨員就不忘初心,他在用行動為身邊人點亮一盞燈。
? ?王新凱,原北京軍區某部隊步兵營士兵,服役2年,2006年退伍后來到潞安集團。雖只有兩年的軍旅生涯,卻在他身上刻上了軍人的烙印。褪去迷彩后,他仍保留著軍人氣質——挺拔,站如松、走如風,總有一股精氣神;保留著軍人的堅強、樂觀和不畏難的品質,任績效員以來,他從不被人看好,到成為各支部績效員的標桿僅用了2年。支部黨建、績效工作之余,他還被該礦組織部推薦到績效辦協助部分工作,在更高平臺的不斷磨練下,他繼續進步著,也繼續無怨無悔地像一顆螺絲釘一樣沖到需要他的地方。
......
像這樣至誠至精的復轉軍人在我們工作的身邊還有很多,諸如綜采隊郭義、桃園安調偶遇的不知名的老師傅等等,都給過我感動。離開兵營,再創新功,正是與他們這樣一個團體的不斷接觸,催生我寫下這篇短文。
也許潞安集團的“為人至誠為業至精”的核心理念從建局之初就已經埋下了種子,這顆種子在至誠至精的潞安子弟、復轉軍人的代代培育下,長成一棵理念大樹。至誠至精的核心理念就這樣被潞安人“走”出來,供后來人追逐,并將走的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