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來的勞模——記河南省勞動模范、城郊煤礦維修電工李彬
城郊煤礦維修電工李彬,是今年的河南省勞動模范。
熟悉李彬的同事們都說:“他這個勞模是干出來的!”
干出來的?是的,勤干、苦干加巧干為他贏得了很多榮譽——城郊煤礦“技術能手”、永煤公司“技術標兵”、集團公司礦井維修電鉗工技術比武“狀元”、集團公司“首席員工”、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好學勤干——成才的必由之路
“他是我們隊里技術水平最高的大學生職工,無論是弱電故障排除還是接線、大件安裝等活兒,他都干得非常好,這和他的好學有關。”城郊煤礦機電一隊隊長王顏偉一說起李彬,便贊不絕口。
2008年,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的李彬,成為該礦機電一隊的維修電鉗工。同事南偉說,李彬身上看不到半點“嬌氣和清高”,他把班里的電鉗工都當成了自己的老師,虛心問、勤奮學。
李彬對斜巷液壓提升機很感興趣,就自己購買了大量關于提升機、自動化電氣設備等方面的專業書籍,下班之后刻苦自學。工作時間一有空,他就拿著圖紙和說明書,對照著實物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研究。
該隊運轉維護電工馬松鶴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說李彬對設備癡迷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一點兒也不夸張,大家都說他是真‘鉆進去’了。我很佩服他,覺得像他這樣刻苦努力,一定能干出大名堂。”
好學勤干的李彬很快能熟練操作礦井提升系統所有的機電設備,尤其對重點設備的性能、構造、維護等了如指掌,成為了班里能獨當一面的“骨干”。2011年,他被推選為機電班班長。2017年,在參加崗位競聘時,他又被聘為技術工人,實現了由一名電鉗工向技術管理人員的轉變。
踏實苦干——提升的唯一路徑
選擇了煤礦工作,就意味著選擇了吃苦,選擇了奉獻。李彬就是一個能吃苦、樂奉獻的漢子。
“每次主副井大型檢修的時候,李彬總是沖在最前面,重活、累活總是搶著干,他用實際行動給我們作出表率,我們都很佩服他的工作精神。”機電一隊職工周礦員為其豎起了大拇指。
周礦員還舉例說,2016年7月份,該礦主井供電系統改造,為順利完成礦上安排的改造任務,李彬帶著班組成員比計劃提前一個小時將電纜等所需配件送到了指定地點,爭分奪秒地拆卸、安裝,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手套被磨破了,全場職工也沒有一個要求休息的,他們最終優質高效地完成了任務。
李彬在檢查主井提升機鋼絲繩完好情況。
李彬踏實苦干、技術水平高,讓該隊在遇見問題時,總會想到他。
2017年7月16號晚上10點多,已經忙碌了一天的李彬正準備休息,突然接到值班隊長打來的電話:“李彬,主井二號電控系統安全回路跳閘后,安全回路無法復位,急需處理。”他立即趕到現場,仔細詢問、查找故障原因,僅用20分鐘就解決了問題。
“李彬經驗豐富,看問題準,排除故障快,有時候設備廠家解決不了的問題,在他手里就是‘小菜一碟’,大家都叫他‘萬能哥’。”機電一隊副隊長李新剛說。對此,李彬拿出一本小冊子笑了笑解釋道,不是自己“能”,是自己愛積累。
原來,從上班第一天開始,李彬就隨身攜帶一個小冊子,里面不僅畫有一些電器原理圖,還記錄著他在工作中遇到過的故障分析。南偉說:“這10多年來,他的小冊子讓我們受益匪淺,有些問題不知道怎么處理了,翻翻看看,差不多就能知道怎么解決了。”
創新巧干——高效的最佳選擇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這是李彬筆記本扉頁上寫的一句話。
李彬告訴記者,想干好,光使蠻勁不行,要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省時省力省錢。
近幾年來,他利用大部分時間思考、發現問題,希望通過創新找到“掃除安全生產障礙、提質增效”的“金鑰匙”。
功夫不負有心人,創新的“果實”接連掛上“枝頭”。他參與主持的“礦井壓風機自動化改造”項目獲永煤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每年可節省人工費用20余萬元;“副井提升系統主信號與操車系統優化設計及應用”獲得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提高了副井提升系統安全可靠性;全自動智能排矸系統、地面機房安全監控等各項系統均實現了創新優化;“主井提升機雙電控系統改造”使提煤時間每循環減少兩秒。
李彬在檢查需要更換的主井箕斗。
然而,李彬并沒有滿足,他明白“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帶動更多的人進行創新,才能更好地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于是,他通過開展“師帶徒”、“1+1課堂”、項目帶動等形式培養身邊的青年職工。其中,他培養的職工馮玉彬還在集團公司礦井維修電鉗工技術比武中榮獲亞軍。
李彬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煤礦工人創新實干、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詮釋了什么是勞模精神,告訴了我們只要練就一身干事兒的真本領,就能在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中擔當新使命、展示新作為。(丁廉潔黃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