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永煤車集煤礦以裝備升級助力高質量轉型發展側記
“轉型升級到了關鍵期,不升級不行,升級慢了也不行。”2019年,面對人均工效對標提升、巖巷掘進考核等一系列考核舉措,車集煤礦領導班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必須轉變思路,在智慧礦山的建設中迎頭趕上、爭創一流,這是礦井未來5年、10年的‘吃飯’問題,也是提升員工獲得感、幸福感的必由之路。”在由壓力轉動力的過程中,車集煤礦駛入了裝備升級的快車道。
創新機制催生發展動能
“加快智慧煤礦建設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該礦高屋建瓴,科學決策,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發布實施。
該礦圍繞智慧礦山建設,成立了礦井裝備升級管理機構,修訂完善了《車集煤礦礦井裝備升級工作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圍繞設備升級工作,加大裝備升級貫徹力度,利用手機報、微信等載體,“線上+線下”深入開展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知識宣傳,定期開展裝備升級專題講座,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推進企業裝備升級改造。
此外,該礦堅持“立足當下、兼顧長遠”原則,以重型化、自動化為著力點,無人化操作、智能化管控為落腳點,分五類專業制訂了2019-2021年裝備升級規劃綱要,包含系統裝備現狀、行業先進裝備及專業裝備升級三層級實施內容。針對實施項目、人員、時間、目標等內容,制定“礦井—專業—科室”三級升級推進規劃,以監督與指導并舉的形式,確保裝備升級壓茬推進。同時,不斷強化設備升級管理,加大效能監察力度,確保裝備升級工作順利開展。
裝備升級是礦井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該礦通過“兩化”融合的智慧車集項目總體設計方案,規劃了綜合自動化子系統升級改造和多系統聯合試運轉工作項目2大項7系統。目前,已全部進入購置準備階段。
精準施策激發創效活力
在煤礦井下,每少一個用工就會少一份安全隱患,通過裝備升級實現自動化減人,是該礦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的有力舉措。
“這套遠程噴漿攪拌系統,噴射輸送距離可達400米,是原來噴射輸送距離的4倍,工效提高了10~15%,每班可減員4人,每年人工成本節約40余萬元。”在2901上巷車場,該礦開拓一隊隊長朱成銀向筆者介紹,遠程噴漿攪拌系統投用后,每天噴漿料節省800余元,每年節約材料費29余萬元。
淘汰老舊設備,引進新型設備。隨著遠程噴漿攪拌系統等先進設備的投入使用,該礦在“裝備升級”方面逐步嘗到了甜頭。今年以來,他們繼續實施安全高效的全流程改造升級,陸續引進了快速回撤設備、單軌吊、開孔定向儀等新型設備,不僅減少了工序準備、人員勞動強度,而且煤炭產量得到明顯提升。
“現在我們通過裝備升級,不僅實現了快速回撤,最主要的是實現了‘減員提效、安全高效’的目標。”安裝隊隊長許民青介紹說,在2902回撤面使用快速回撤設備后,現在每班只需7個人就能超額完成原來回撤任務,實際減少用工3人。
“通常,工作面上巷運輸采用無極繩絞車系統,這就需要人工鋪道、人工起吊、人工拽拉鋼絲繩,工作中存在著車輛掉道、鋼絲繩斷裂等安全隱患,現在2905上巷使用無極繩單軌吊后,原來的那些工作程序都省掉了,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還提高了安全系數。”綜采一隊隊長尹述祥娓娓道來。
裝備升級、人員減少。據統計,今年以來,該礦通過大力推進“智慧車集”創建,提升礦井綜合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廣應用新設備、新工藝81項,實現了大型固定設備在線監測,運行設備遠程集控,機電硐室無人值守,累計減少崗位人員80余人。
提檔升級聚焦智能譜新篇
“裝備升級是引領智能開采的動力,做好智慧礦山這篇大文章,我們要緊緊抓住裝備升級這個‘牛鼻子’。”面對高質量發展新要求,該礦礦長范子毅堅定地說。
該礦圍繞“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總方針,以裝備升級增長發展后勁為抓手,多方面規劃,多區域實施,提高資源回收率。在采掘裝備方面,全面推廣工作面兩巷超前支架,新安裝工作面消滅兩巷超前單體柱,提升采掘裝備機械化水平;在巖巷掘進方面,推廣應用巖巷作業線、單軌吊、遠距離噴漿機等巖巷快速掘進裝備,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巖巷掘進工效。
此外,該礦在固定設備方面,升級優化主副井提升系統,保證主提升系統運行安全;在供電系統方面,安裝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地面高壓供電系統運行狀態,保證大系統供電安全。
目前,該礦采煤機械化率達到100%,掘進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這都得益于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的投用。該礦2018年全員人均工效同比提高8.4%。
“‘裝備升級’是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是一項惠及長遠的可持續發展舉措,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按照兩級公司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加快‘智慧礦山’建設步伐,推動企業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范子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