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煤集團攀煤公司花山煤礦完善科技管理與創新體系建設
為進一步完善科技管理與創新體系建設,規范科技管理工作,川煤集團攀煤公司花山煤礦以組織和鼓勵干部職工積極進行合理化建議及技術改進為突破口,以提高煤礦主體專業人員參與科學技術、創新技術的積極性為著力點,在礦區營造技術創新濃厚氛圍。
——加大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努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成立各個專業攻關課題小組,加大科技研究和開發的力度,并建立每年一屆的科技大會制度,每季度一次的科技工作總結會。定期組織攻關項目、規程、措施、設計評優活動;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三個體系”;通過建立技術后備崗制度、技術人員培養考核管理辦法,堅持“壓擔子、架梯子、傳幫帶”的人才培養機制,促進工程技術人員健康成長和業務水平、能力的不斷提高。
——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明確科技攻關方向。建立技術管理與創新體系,逐步健全、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企業科技管理與創新水平。堅持技術引進與科技創新相結合,積極開展應用技術研究,集中力量解決制約礦井安全生產的關鍵技術問題。圍繞礦山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技術。
——繼續推廣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擴大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攻克技術難關,解決礦井關鍵性技術難題和制約礦井安全生產的一些關鍵性技術難題。大力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努力提高礦井安全裝備水平和科技含量。結合現場實際,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生產工藝,提高勞動效率,保證安全生產。
——依靠科技進步,加大礦井關鍵環節技術改造力度。用兩年時間,完成“復雜地質條件下大傾角大采高綜合機械化軟底開采技術研究”、“復雜地質條件下特殊區域瓦斯綜合治理技術研究”,提高礦井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安全生產的科技含量,解決制約礦井發展的部分因素。
——加強信息化建設,打造“數字”礦山。廣泛應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建立上下反饋及時、準確靈敏的礦井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加快礦井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的進程。用兩年時間完成“礦井安全生產綜合信息化平臺分站電源自動切換研究”。
——認真開展群眾性科技活動各級工會及各種群眾型組織,積極圍繞礦井安全生產開展群眾性科技活動,組織職工進行小改小革和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并組織開展科普活動,推動群眾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