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煤礦生產模式變革從山能棗礦出發

      作者:王亞峰 2019-05-10 21:57 來源:中國煤炭網

      新時代,煤礦生產應該是什么樣?您來山東能源棗礦集團看一看:點下鼠標就采煤,開著像汽車一樣的液壓掘進鉆車打掘進,用像城市輕軌一樣的單軌吊運輸,遠程視頻、智能機器人巡檢……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等“黑科技”云集。

      新時代,煤礦礦工生活應該是什么樣?您來山東能源棗礦集團看一看:不上夜班,大班生產,周末集休,AB班輪崗輪休輪學……作息規律,節奏有序,像城市白領式的生活。

      從“人海戰術”到“科技驅動”,從“煤黑子”變“煤亮子”,這些讓人咂舌的新變化,顛覆了人們對煤礦、對礦工的傳統認知。棗礦集團以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的創新實踐,探索了煤礦企業在新時代實現更安全高效、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

      這一變化,是棗礦人創新實施以“提升裝備水平、優化生產系統、優化勞動組織”為核心的“一提雙優”建設的結果。

      智能生產

      “你好,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工作面一切設備就緒,可以啟動。”

      “收到。”隨著地面調度員輕點“一鍵啟動”按鈕,井下泵站、皮帶、轉載機、運輸機、采煤機等裝備按順序依次啟動。這是濱湖煤礦智能化工作面生產時的真實一幕。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要在棗礦各礦井的智能化工作面上演。生產現場的職工,除巡查外,整個生產過程已然成為“旁觀者”。

      采煤如此,掘進同樣。職工像開汽車一樣,穩穩坐在駕駛艙(臺)內,輕松操控著液壓掘進鉆車、掘錨護平行一體機、銑削式智能型硬巖掘進機、四臂錨桿支護鉆車、挖掘式裝載機、巷道修復機等先進裝備,使掘進、支護、運輸等工序一氣呵成,徹底告別了打眼、裝藥、爆破等一系列傳統工序,實現輕輕松松打掘進。

      對于這樣的變化,棗礦集團經過了幾年的持續探索和改造。他們在實踐中認識到,干煤礦就是和大自然作斗爭,必須把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裝備、最先進的管理引入到礦井生產中來,推動煤炭生產模式變革,才能徹底扭轉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一提雙優”建設應運而生。

      為加快裝備升級換代步伐,在煤炭市場低谷期,棗礦集團堅持每年投入10多億元引進新裝備。2016年9月,他們在濱湖煤礦成功運行薄煤層智能化采煤機組,打造了國內首個薄煤層智能化生產礦井。借鑒薄煤層智能化開采經驗,棗礦集團又分別在付煤公司、新煤公司建成山東省首個6m、6.5m智能化一次采全高工作面。

      初戰告捷,棗礦人嘗到了甜頭,堅定了加速推進“一提雙優”建設的信心和決心。在引進新裝備基礎上,對2000余臺套綜機裝備和支架進行智能化升級;新建擴建井下煤倉30個,為停產不停運打下堅實基礎;推進遠程自動化改造,煤流運輸實現可視化智能管理,壓風、主通風機、排水三大系統集控自動化率達100%,重要機房硐室、炮掘迎頭應用巡檢機器人。特別是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套多點驅動鋰電池單軌吊,打破了煤礦先進輔助運輸設備由國外企業壟斷的格局。

      目前,“一提雙優”建設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棗礦集團本部11對礦井已建成智能化工作面12個、自動化工作面9個,采掘工效分別提升4.4倍、2.6倍。

      智慧管理

      近段時間,在蔣莊煤礦井下生產現場出現了眾多的“電子安監員”,所有違章行為,只要是在它們的“視線”內,都能夠如同“電子交警”抓拍交通違章一樣,精確給予定格,再通過人臉識別,違章人員別想“逃逸”。

      據介紹,這些遍布井上下的“電子安監員”是該礦今年剛啟動運行的人工智能安全監察系統。該礦按照AI“模型創建”規則,建立涵蓋1500余條安全隱患及“三違”行為標準的“大數據”庫,運用高清人臉識別和熱釋人體感應技術,對職工操作行為進行實時比對分析,一旦現場人員出現違章,將立刻完成抓拍并語音提醒制止。

      “該智能監察系統還能夠自動識別像皮帶是否啟停、撕裂、斷帶、跑偏、是否有異物等問題,并及時向地面值班人員報告處理,從而保障了設備的安全運行。”該礦副礦長殷憲波說,系統通過對設備、現場環境的動靜態對比分析,及時監測“物的不安全狀態”,第一時間給予預警,實現了調度監控、安全監察、管理監測于一體。

      田陳煤礦基于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技術,自主研發的“隱患雙重預防體系”管理平臺,利用歸類、分類算法,對安全生產的各類信息進行展示、分析、推理、統計,實現風險自動評價預測、違章自動分級處罰、隱患自動分析統計。

      蔣莊煤礦、田陳煤礦在安全管理手段和模式上的突破,是棗礦集團把“一提雙優”建設由生產向管理拓展、打造管理智能增值工程的縮影。他們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優化重組內部管理流程,依托搭建“棗礦云”平臺,打通數據集成共享通道,消除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和可視化分析,為管理的各個環節提供精準決策依據,以高度信息化、高效協同化成就企業的智慧管理和管理的智能增值。

      他們圍繞建設安全生產、經營管控、數據共享三大綜合應用中心群,優化、融合、接入基層單位各個信息化子系統,推動管控提效。目前,該集團大數據平臺二期項目建設全面啟動,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建設有序推進,經營管控決策分析子系統上線運行,主數據平臺對上數據傳輸通道已完成對接,智能提報系統、智能專家庫進入專業測試階段。

      與此同時,他們還由煤炭智能向非煤智能延伸。借助互聯網技術,建成高莊煤礦等3座智能化選煤廠,打造高端橡膠“智能儲配”模式、鐵路運輸“智能調度”模式、輸配電“五遙管理”模式、煤焦化工“無人作業”模式,在現代物貿產業加快推動LNG集裝箱卡車、鐵路智能集裝箱自備列、智慧物流產業園項目建設。當前,智能化、智慧化已在棗礦遍地開花。

      自在生活

      近段時間,滕東煤礦采掘一線干部職工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我們采煤班,每天早上10點入井,下午6點升井。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回歸自然。”“自4月底以來,我們實行了AB班輪崗輪休輪學工作制,半月上班,半月休息學習。”“我們現在每班入井人數保持在七八十人,井下人員少了,安全更有保障了。”滕東煤礦采掘一線干部職工紛紛向記者“爆料”。

      滕東煤礦是棗礦集團剛剛接管兩年的監獄煤礦,近千米采深,生產系統復雜,職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是有名的老大難單位。

      棗礦集團在該礦大力推動“一提雙優”建設,并把其列為AB班生產制、單班百人礦井的首批試點單位,探索煤礦勞動組織優化的新模式、新路徑。

      通過系統改造,滕東煤礦相繼實現了智能化生產、取消夜班生產、周日集休,于今年3月份在礦區率先實現了大班單班生產,4月底實現了AB班、單班不超百人目標。單班入井人數從270余人驟降至均值76人。

      一波又一波的幸福沖擊波來襲,怎能不讓滕東煤礦干部職工發自內心的高興!

      滕東煤礦干部職工的幸福不是個例。目前,棗礦集團本部的11對礦井已全部取消井下夜班作業,8對礦井同步實現采掘周末集休。今年底本部11對礦井將全面實現周末集休,2020年全面推行“五天工作制”。

      同時,他們還全面打造薄煤層智能化生產面5人、厚煤層智能化生產面7人、厚煤層自動化生產面8人、掘進智能化迎頭8人的“5788”定員新格局。到2019年年底,所有具備條件的礦井執行“單班入井人數大型礦井不超200人、中小型礦井不超100人”的限員新標準

      據介紹,通過智能化升級、系統優化整合,2015年至今,棗礦集團采掘兩大專業減少崗位人員6092人,其中采煤區隊由122~182人降至26~36人,掘進區隊由113~171人降至52~64人(一區兩頭),越來越多的礦工從危險、繁重的傳統采掘直接生產中被解放出來。

      生產區隊的人員減下來了,但減下來的人往哪里去?棗礦集團也有一整套方案。

      他們剝離采掘單位生產準備、后路、下料、回收、運輸、維修等職能,利用優化出來的富余人員,先后組建集團層面工作面安撤等6大專業化隊伍、礦井層面物料運輸等40余個服務型隊伍,實行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利用技術、管理、人才、隊伍等優勢,通過托管、收購、合作開發等方式獲取外部資源,分流一大批職工走出家門創業創效。

      “一直以來,煤礦工人最擔心的不安全、勞動強度高、休息時間沒保障等問題,現在都迎刃而解了。危險的、勞動量大的工作都由智能設備代替了,不上夜班、周末集休、AB班、逢假就休等制度,讓我們有了充足的休息和陪伴家人時間,幸福指數直線上升。”付煤公司采煤一區青年職工張海濤說,他們這一代礦工趕上了好時代。

      正如張海濤所說,越來越多的職工對“礦工”這個身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認同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在棗礦集團各個礦井,一大批青年職工主動申請到井下一線工作鍛煉,完成了從“逃離”到“回流”的轉變。旅行社的人也說,以前鮮有礦工來咨詢,現在礦工是自駕游、組團游的主要客源,棗礦工人生活真是變了大模樣!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