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修車間的“帥”女人
如果說煤礦是男人的天地,那么她在煤礦一待就是22年;如果說只有“煤亮子”才能發光發熱,那么她卻用執著認真開采出了另一個春天。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奉獻之歌,今年3月,她從公司數百名女工中脫穎而出,被評為2018年度集團公司“巾幗創新標兵”,她就是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華恒礦業機修廠女工王凈。
1997年,被分配到機修廠工作時,王凈才19歲。機修車間整天與設備、工具和氧氣焊打交道,車間還處處混合著一股股油漆、鐵屑的味道,和她一起參加工作的不少同事,都因忍受不了每天與“鐵疙瘩”打交道的枯燥工作紛紛調離,唯有她堅守如一,從最初的鉗工、機械修理工到鉚工,熟練掌握了機械生產加工方面的各類工藝、操作流程。“王凈特別干練、堅強、認真,無論是什么活,只要你一吩咐,她手腳麻利的就完成了。很多男人都干不了的臟活累活,王凈從來不嫌棄,也不仗著自己是個女同志推脫,就那股干工作的賣力勁,絲毫不弱于一名能力強男同志”,該礦機修廠廠長石運余說。
王凈學歷不高,工作時只有中專文化程度,而機修工作對職工的技術要求非常高,王凈知道,對于機修知識薄弱的她,想學好技術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剛上班時,她天天跟在師傅身后,將關鍵的環節和不懂得地方專門記錄到小本子上,然后再一點點實踐、琢磨。下班后,捧起各種發的、借來的、買來的專業書籍開始一點點的“啃”。在她工作的案頭,擺放著各類專業性很強的書籍和圖紙,就憑著她的這股不服輸的勁頭,在22年的工作實踐中,她逐漸成為機修制修方面的中堅力量。技術比武電焊工、機械制圖、行車操作等技術類項目比賽,一直是男人的強項,而王凈卻多次摘得桂冠。“金藍領”曾經是該公司技術工人的最高職位,享受年薪制,王凈通過層層選拔考核成功被聘為“金藍領”。她還通過不斷學習,考取了大專文憑,2016年,更是拿到了含金量極高的電焊工技師證。“王姐不僅管理業務強,技術業務更是一級棒,在技術方面遇到的難題沒有一個是她攻克不了的,她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大姐大’。”機修廠制修組職工曹翠翠這樣說道。
2019年,華恒礦業實施“掘進會戰年”,加強了管控流程,要求所有設備維修不允許外委,全部自行攻克難題,自行修復加工。做為機修廠制修組班組長,王凈深感壓力重大,設備維修不外委,意味著她們需要啃下維修專業的、進口的、特大型的設備這塊硬骨頭。接到任務以后,王凈團隊面臨的第一臺大型設備就是730減速機,這個重達兩噸的大家伙,別說維修,拆卸都是一個大問題,拆卸這樣的設備沒有專用工具,王凈就帶領組員們量好尺寸自己動手加工專用套頭、扳手、千斤頂等拆卸工具,拆卸后按照圖紙維修,在維修過程中,一次次試驗,一次次模擬,一次次查閱資料研究圖紙,并創新實施了大型軸承鑲嵌工藝,解決了軸承鑲嵌過程中加熱不均勻,敲擊過程中容易產生碎裂的問題,僅減速機一項每年就可為企業節約70余萬元維修費用。她還針對730溜子修復創新使用了“三拆一補”的方法,在提高維修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維修質量,有效降低了井下生產過程中溜子出現故障的幾率。“730減速機以前都是外部維修,今年重要的是攻克了這一點,通過拆卸,對照圖紙,一一組裝起來,裝配起來,中間遇到了不少困難,最終把它修起來了之后,也投入生產了,井下使用的單位反映效果還挺不錯,說咱維修的質量完全能達到外委的標準”,王凈說。
身為班組長的她,還總是毫不吝嗇地將自己多年經驗心得傳授給大家。在工作中,她耐心觀察組員的特長性格,合理安排工作任務,2018年,她推薦的兩名組員李方遠和劉長安在集團公司首屆“絕技絕活”展示中均入圍并受到表彰獎勵,“手動乙炔切割異形”和“手提磨光機去除易拉罐表層漆”兩個項目也代表了王凈團隊電焊工、打磨工的精湛技藝。
22年的韶華糅雜在一部部機器中,融化在黑色的煤田里。在王凈從事班組長的11個年頭,她帶領的團隊累計為礦革新創效2000余萬元,她用自己的實力展現出新時代女性的巾幗豪氣,用自己的努力贏得所有人的信服,她也成了那個大家公認的機修“帥”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