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勤勞,能換來富裕生活嗎?任大叔在桃園里賺錢,他說不累
老百姓勤勞,能換來富裕生活嗎?任大叔在桃園里賺錢,他說
有勤勞的人民,就有幸福的生活,在安徽濉溪縣農村,春節過后,正是農民田間大忙的時候,大棚里翻地種菜,小麥田打藥施肥,果樹園剪枝嫁接,春光一刻值千金,一派繁忙的景象。農村,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我永遠的根,是我永遠的思念。經常的,我的腳步不知不覺就踏上這片溫馨的土地。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回家了,在村東頭的一片桃園里,遠遠地,我看見任大叔在忙碌著。
任大叔今年60余歲,他種田栽果,干勁很大,是我最敬佩的人。走到跟前,我忙打招呼:“任大叔,該歇一歇了,您老保重身體。”任大叔抬起頭看著我,手中的鐵锨沒有停下,笑呵呵的說:“咱農民就是干活的命,不累。”
任大叔這一片桃園,有5畝,去年開始掛果。他說,種果樹,賣果子,辛苦點,勞累點,比種莊稼收入多。
任大叔兒女都成家立業,多年都在外打工,融入了城里人的生活,兒女們對土地已沒有了感情。看著任大叔一天天蒼老的身影,兒女們于心不忍,多少次打電話要任大叔把桃園包給別人種植,快快樂樂度晚年。但任大叔是個閑不住的人,他要活到老,干到老,他說:“俺還能動,現在讓俺閑下來,簡直是要了俺的命。”
兒女們說服不了他,幾度春秋,幾度寒暑,一次次,一回回,含著淚水,丟下思念和掛牽,叮囑任大叔能干多少干多少,千萬別勞累。兒女們說,天大地大,沒有父母的恩情大,父母平安,就是他們的幸福。為了生活,為了過上好日子,兒女們又拼搏在打工的路上。
自古忠孝難兩全。特別是農村兒女,想陪伴父母度晚年,守在父母身邊,掙不到錢,有孝心也沒有能力。打工和陪伴只能選擇其一,可憐天下父母心,都是想讓兒女好。任大叔也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對兒女說:“你們放心的去吧,我和你媽身體都好,不要牽掛家里。在外工作要勤奮、吃苦,遵紀守法。”
有了電動三輪車,任大叔趕集賣桃,下地干活,打藥拉水方便多了。我問:“任大叔,這輛三輪車是剛買的嗎?”任大叔說:“今年春節前兒子給買的,4000多塊錢呢?有它代步方便多了。”
一只小鳥鳴叫著飛過,落在了不遠處的一棵桃樹枝上,“嘰嘰喳喳”又引來一群小鳥,它們飛來飛去,起起落落,桃樹枝像春風吹拂的一樣,搖搖晃晃。任大叔拿起手工鋸子修剪桃樹枝,自從栽種了桃樹,任大叔也成了果樹專家。
看見這棵桃樹剪掉一個大枝杈,怪可惜的。我說:“任大叔,這影響掛果嗎?”任大叔停了手里的工具,笑著說:“這個你不懂了,你不舍得剪枝,它不給你掛果。”我佩服任大叔的精神,干一行,鉆一行。我感嘆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充電。
農民的勤勞和樸實,讓農家的日子越過越好。農家的小院里,少不了雞鴨鵝鳴,少不了孫兒啼哭。農家的廚房里,天天飄蕩著裊裊炊煙,飄蕩著米飯的香甜。這樣的幸福,簡簡單單,你想要嗎?
這一片桃園,這一片希望,面朝太陽,春暖花開。我說:“任大叔,等桃子熟透的季節,我再來吃。”任大叔樸實的臉上掛著笑容說:“好。俺把最大最甜的桃子留給你。”我心里喜滋滋的,看著任大叔勤勞的身影,想著任大叔豐收的喜悅,農家的日子能不富裕嗎? 讀者朋友,說說看。攝影記錄 |程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