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IE學社舉辦2017年第8期(總第二十期)學術交流會
12月5日下午2:30,IE學社于礦業學院樓A604報告廳舉辦2017年第8期(總第二十期)學術交流會。任海兵、段天宏、李小林和李玉鵬老師出席了本次交流會。
會上,李孟澤、郭少英、焦晨、侯哲哲等七位同學分別做學術報告。
李孟澤同學的報告主題為“基于NSGA-II的復雜產品設計變更傳播路徑多目標優化”。為了在復雜產品開發過程中對產品設計變更的傳播進行預測和控制,設計者需要從所有可能的傳播路線中選擇最佳的方案。針對過去產品設計變更傳播模型的按順序先后處理功能、結構、制造變更效率上的不足,提出了并行變更傳播的設計思想,將產品設計過程中的變更進行并行處理,以時間作為判據來搜索最短的變更傳播路線。
郭少英同學就“閉環供應鏈中制造商與供應商定價決策研究”主題做學術報告。這次報告主要研究原制造商與供應商之間的定價決策。一個供應商和一個制造商組成S-M兩級閉環供應鏈,其中制造商負責產品的設計、生產、回收與再制造,供應商負責零部件的生產。通過模型的構建和求解,研究發現外包制造時間的長短,不僅受到供應商自身成本的影響,也會受到制造商成本及市場需求的影響。同時,在一定范圍內,制造商設計力度越大,回收價格越高,回收的數量越多,再制造成本越低,制造商總收益利潤越大。
焦晨同學做了關于“基于粒算法的大數據處理”的學術報告。大數據是當前信息技術研究的一個熱點課題。成功應對大數據帶來的挑戰、充分挖掘出其作為一種資源的價值,需要多個領域的研究人員與從業人員共同努力。粒計算作為一種計算范式已經在智能信息處理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將其應用于大數據分析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粒數據的研究還可以從很多方面展開。
侯哲哲同學的報告主題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國農村消費狀況的研究”。這次的報告依據我國16個地區農民在某年的支出情況,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視角,利用jmp軟件對其進行綜合評價。用主成分分析來分析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可以有效地處理16個地區的大量數據,更加清晰深入地說明我國當今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狀況。
柴宇劍、劉宏迪、王昌帥三位同學淺談了自己對IE的理解與疑惑。他們闡述了工業工程的定義,簡單介紹了一下工業工程的起源與發展。他們認為,IE人應該具備如下意識:成本與效率、問題和改革、工作簡化和標準化、全局和整體意識和以人為中心。最后他們對IE學習內容、應用領域、應用方法及什么是精益生產提出疑惑。在場的同學和老師們共同給予了解答。
會前,任海兵老師代表IE學社對新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新生的加入給IE學社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是新生的力量。同時也要求新生們積極參加活動。會中,任海兵老師強調匯報人匯報前應該要有背景介紹,熟悉匯報內容,帶動聽眾,讓聽眾更加清楚。同時要求聽眾們善于思考,帶著問題,主動提問。段天宏老師就匯報人的PPT和交流能力,強調了寫作和PPT制作對以后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建議匯報人可以針對個別案例進行展開。此外,李小林老師和李玉鵬老師也針對匯報人的內容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