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遙不可及的夢想,只有勢不可擋的力量
個人簡介:
李丹,湖南岳陽人,管理學院電子商務2014-2班學生,2015―2016專業成績第一,綜合素質評分第一,英語六級583。在校期間,曾獲江蘇省翻譯大賽“英譯漢”優勝獎,第三屆“華信杯”三校聯合模擬炒股大賽三等獎,“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中國礦業大學賽區二等獎等獎項。
學習有方,興趣為引
對于李丹來說,大學就是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雖然斬獲了國獎,但學習并不是她生活中的全部。她坦言,自己大一的時候很癡迷于美劇:“我覺得看美劇對我來說,除了我本身的愛好之外,也是一種娛樂的方式,對聽力和發音也有一定的好處,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的生活。”
“學習英語并不應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背單詞也不應該死記硬背。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外國人的思維方式,與世界接軌,看到更美的地方。”興趣是李丹最好的老師。
對數學有著極大興趣的她,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參加了五一數學建模聯賽。“當時也沒想著自己一定要獲獎,只是想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學習如何把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上,因為我覺得它對以后的學習幫助特別大,這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
大學給更多有才能的人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和更多鍛煉的機會。對李丹來說,參加比賽要帶著增長個人見識的想法去比賽,這樣才能享受比賽的過程,也容易取得更好的成績,畢竟自己從比賽中獲得的才是最寶貴的。
課外實踐,勇于拼搏
在學生工作中,李丹也有著不俗的表現。大一時她加入自強社外聯部,部門任務也極大地培養了她人際交往的能力。最讓李丹記憶深刻的一段學生工作經歷是參加自強社后的第一個任務。
當天,根據部門分配的小組,而其他人都有課程安排,所以整個任務她只能獨自完成。她的任務是與某商家談判,從而得到該商家的贊助。雖然在交談前對對方的信息掌握得不是很多,但是李丹還是勇敢邁出了第一步。最終,雖然第一次拉贊助并沒有實質成效,但她也獲得了一次寶貴的經驗。
在善行一百公益活動中,為了給山區里的孩子們一個好的學習條件,李丹和志愿者們一起,在街上對行人進行宣傳,籌集善款。在活動過程中,陌生人的無視與暈車之苦,對李丹來說都是不足掛齒的。
在活動中,勇于拼搏,得到歷練,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己,才是她參加學生活動的初衷。
勞逸結合,努力前行
李丹認為,學習要懂得勞逸結合,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而她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上課時認真聽講,注重提高學習效率。同時,要有個好的環境去學習,學習時也一定要保持一個好心情。
對李丹來說,精神狀態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習的效率。李丹說:“學習不能刻意強制,心情壓抑時如果仍然一味學習,不僅徒勞無功還會產生情緒上的厭倦,倒不如出去走走,放松下心情,應當學會調節自己的學習狀態。學習也不可鉆牛角尖,要系統化、條理化。”
對于拿到國家獎學金這件事情,李丹表示:“拿國獎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遙不可及,只要努力就都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即使拿到國獎也沒有高高在上,這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經歷,也是一個使我更加努力的動力。”
青春韶華,沉淪墮落抑或奮斗進取,皆在一念之間。永遠不要說那些夢想遙不可及,也許跂步而望,就會發現它只在不遠的地方,用盡全部的力量,便會迎來曙光。愿李丹用勢不可擋的力量追逐并完成她心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