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二礦區采礦五工區郭某充填體垮塌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6-03-16 10:53 來源:煤礦安全網

      二礦區采礦五工區郭某充填體垮塌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2014年6月13日10:40左右,二礦區978分段采礦五工區勞務派遣人員、支護工郭某(男, 47歲)在Ⅴ盤區四分層1#穿和1#沿脈道交匯處進行充填準備工作中,遇到突發大面積無破碎整體性充填體垮塌,致使其被砸傷死亡。

      一、事故經過

      2014年6月13日白班,采礦五工區當班作業人員在排班結束后下井到達978分段Ⅴ盤區,充填班班長張某帶領當班支護工郭某、常某、龐某等人員進入采場,張某安排龐某、郭某二人去18#進路抽水,他和張某、常某三人對18#進路口至2#沿脈道之間的路面進行清理。于是,龐某和郭某就到18#進路進行抽水作業。大約9:30左右,工區主任趙某、副主任劉某、安全員王某三人對Ⅴ盤區現場進行檢查,在2#穿脈道、18#進路口看見張某等人在清理路面和抽水作業,便從Ⅴ盤區出來到Ⅵ盤區進行檢查。約10:40左右,班長張某等人清理完路面后,讓常某和龐某繼續抽水,他帶領郭某、張某三人去Ⅶ盤區做充填準備工作。于是,班長張某走在前面,張某和郭某依次走在最后。當三人行至1#穿脈道與1#沿脈道岔口時,充填體頂板突然發生大面積無破碎整體性垮塌(長8米,寬6米,厚1.2米,體積約57.6立方米)。聽見響聲后,班長張某迅速向外跑,張某在躲閃過程中右腿被垮塌的灰塊卡住,郭某則由于躲閃不及被垮塌的充填體壓在下面。當時,從1#穿脈道進來的一名勞務隊作業人員看到此種情況,便迅速呼救,并由現場人員分別向礦調度室和礦領導匯報,同時,在現場巡檢的礦領導和工區領導及班組作業人員緊急趕往現場組織和參加搶救,在迅速將壓在郭某頭部的充填體挪開后,將其抬出,并立即送往職工醫院救治,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巖體破碎,整體穩定性差,地壓大,圍巖對充填體產生明顯的擠壓作用,致使充填體錯動變形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2、978分段Ⅴ盤區四分層1#穿脈道和1#沿脈道交匯處頂板暴露面積相對較大,雖已采取架設鋼拱架護頂措施,但突發大面積無破碎整體性垮塌產生的沖擊力超出架設的鋼拱架承壓范圍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

      3、地壓應力集中釋放和頻繁擾動,充填體人工假頂穩定性差。根據經驗,只有回采分段完全形成三層充填體人工假頂后,采場形變才可趨于相對穩定。而978分段是850m中段的首采分段,為保護1000m中段巷道工程的穩定和安全,978分段各盤區均從第二層開始無假頂采礦,從Ⅰ盤區到Ⅶ盤區尚沒有一個盤區形成三個分層的充填體人工假頂,加上井下涌水量大,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4、978分段道及各盤區分層聯絡道、穿沿脈道變形量大,返修頻繁,且返修工期長,致使已開裂變形的穿沿脈道和分段道返修的及時性不夠,巖體整體穩定性下降明顯,應力集中,將充填體內吊筋拉斷,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5、由于 978分段返修工程普遍采用雙層噴錨網+注漿支護方式施工,作業工序準備時間較長,如果支護不及時,返修作業質量得不到保證,就可能導致巖體裸露,致使巖體處于破碎、節理裂隙再發育狀態,整體性和穩定性進一步降低,從而出現應力集中薄弱區,這也是充填體與礦巖接觸帶發生擠壓錯動變形的主要原因。

      6、返修不及時,說明計劃不周密,不落實,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

      三、防范措施

      1、采取噴錨網+鋼拱架+注漿聯合支護方式,強化回采盤區充填體和圍巖接觸帶支護強度,提高接觸帶圍巖整體穩定性,減小充填體與圍巖接觸帶的擠壓錯動變形量;

      2、進一步控制回采盤區切割過程中穿、沿脈道交匯處頂板暴露面積,采取密集型鋼拱架支護或木棚子支護方式,增強穿沿脈道交匯處頂板支護強度;

      3、加大開裂巷道返修的頻次,及時封閉巷道開裂部位,采取噴錨網+注漿支護方式,整體提高分段道、分層聯絡道巖石穩定性;

      4、組織員工認真學習《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礦區頂幫三檢三撬實施辦法》,加強職工和勞務人員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通過安全培訓,強化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識別安全隱患的能力和增強處理安全隱患的技能。加大作業現場浮石檢撬和確認力度,確保作業區域安全。

      5、進一步加強現場的安全監督,把現場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做細做實。嚴格執行《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礦區頂幫三檢三撬實施辦法》,把三檢三撬真正落到實處。進一步強化作業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力度,確保做到按標施工、按規操作。

      6、加強作業人員危險源辨識教育培訓工作,切實提高作業人員危險源辨識能力和自救逃生能力。同時組織職工系統學習《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切實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加強頂板、兩幫及掌子面的管理,嚴格按照《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礦區頂幫三檢三撬實施辦法》認真檢撬和安全確認,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

      四、事故教訓

      雖然事故發生主要是由于地壓大,巖體破碎,三個分層充填體人工假頂沒有形成,圍巖對充填體產生明顯的擠壓錯動等原因造成的,但如果支護不及時,返修作業質量得不到保證,就可能導致巖體裸露,致使巖體處于破碎、節理裂隙再發育狀態,從而導致充填體垮塌。該起事故教訓告訴我們,地壓活動是客觀而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但在客觀規律面前我們不是沒有作為的,只要我們加強支護管理,針對不同巖石狀況和地壓活動情況及時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也可克服或削減地壓活動對充填體造成的影響,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