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干部能上能下成常態化
如何讓干部能上能下成常態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遵照執行。(2015年7月29日,來源:《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準確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方針,擴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質量,完善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
能上能下制度安排的常態發展,不僅要求領導干部自我心態的調整,而且需要社會認知的改變。作為基層干部,能者上,才能作為發展地方經濟發展“領頭羊”,為群眾找門路,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為民謀了實事,人民記得你,言語之間,常常談論這個干部是能人,有本領;如果你不能時時處處為民謀福祉,成天關在辦公室,坐在辦公室遙控指揮,指手畫腳,不思發展、不求進步,人民不會記得你,這樣的庸人只會讓大家唾棄。所以,要建立能上能下制度使之常態化,讓能者居上,不適者淘汰,這樣方能人盡其才,社會才會發展,地方經濟才會上去。
建立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尤其在基層就是要有效凈化干部隊伍,競爭性方式體現干部隊伍優勝劣汰。如何讓干部能上能下成常態化,基層面對的眾多的老百姓,能俯下身子與群眾交心的干部,能想群眾所想,思群眾所思,能真心實意為群眾想辦法,出點子、干實事的能人,而不是嘴上說說,不在行動中落實的庸人,所以“對政治上不守規矩、廉潔上不干凈、工作上不作為不擔當或能力不夠、作風上不實在的領導干部,要堅決進行組織調整;同時,及時把那些忠誠、干凈、敢于擔當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來,切實增強干部隊伍活力”。(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