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龍口礦業集團北皂煤礦勞模創新平臺聚集度危解困能量
山東龍口礦業集團北皂煤礦勞模創新平臺聚集度危解困能量
記者:劉麗梅
山東省龍口礦業集團北皂煤礦工會以勞模創新平臺為依托,找準度危求進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通過自主維修創利、加工復用創利900多萬元,為礦井度危求進注入強大活力。
這個礦通過勞模創新工作室平臺,充分發揮勞模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斷挖掘職工中的“絕招”、“絕技”、“絕活”,引導和帶動廣大職工立足崗位鉆研業務、提升技能,在礦井上下精心培育出一批優秀技能拔尖人才。王科是綜采一隊機電副隊長,以他為核心組建的王科職工創新工作室先后榮獲了山東能源集團和煙臺市優秀創新工作室稱號,并獲得煙臺市工人先鋒號稱號,并獲得一次性5萬元資助資金。他組織創新項目“王科單軌吊”設備,主要用于井下吊裝立柱。過去,千余斤的立柱全部要靠人力搬運,不僅費力,且存在安全隱患。為此,北皂煤礦決定購買一臺單軌吊,但市場上的單軌吊不但價格高,且不適于海底作業。在該礦科技降本增效的號召下,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礦綜采二隊副隊長王科主動請纓,帶頭研發。他們在毫無資料可以借鑒的情況下,歷時一年研發成功,并順利投產。為企業節省購置費用90萬元。 “王科單軌吊”是北皂煤礦用科技創新應對行業寒冬的一個范例。
在當前經濟形勢嚴峻的形勢下,北皂煤礦轉變思路,向科技要效益,鼓勵“五小”發明和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礦生產調度室成立的大學生創新工作室,圍繞注漿錨索、鋼管混凝土支架、錨網噴支護改革等一批創新項目上馬。先后實施了《北皂煤礦海域二采區大傾角皮帶選型研究》、《主井電控系統變頻改造》、《數字化礦山建設》等一系列技術項目的科研攻關和升級改造。綜采隊、掘進隊的職工創新工作室組織實施的污水泵房遠程自動化改造,實現了遠程、就地、自動三種控制模式,實現了無人值守,年可節省人工費用12萬元。在技術創新方面,技術部門組織實施的科學編排采掘接續規劃,采用減少工作面間煤柱,提高采區回收率。優化了H2104工作面,將工作面外延100米,增加儲量10萬噸。
礦里不同層次的創新工作室針對生產現場遇到的技術難題集思廣益、技術攻關,將技術創新人才個體專長發展為群體優勢,實現了一加一大于的效果。通過推進創新工作室的開展,在礦井上下培育了一支高技能職工隊伍,成為培育職工成長進步的“孵化器”、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動機”、推動礦井轉型發展的“智囊團”。
劉麗梅
0535-8652039 18305450737
山東省龍口礦業集團北皂煤礦黨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