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戰略布局能否圓教育強國之夢?
“世界一流”戰略布局能否圓教育強國之夢?
藍文玶
近日,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到本世紀中葉,我國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布局,第一次為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劃定了時間表,充分體現了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堅定決心和探索中國特色高等教育之路的強大魄力,對于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和奠定國家長遠發展的人才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實施了“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特色重點學科項目”等重點建設,政策的扶持和財政的傾斜不僅打造出了一批國內重點知名高校和一系列特色學科項目,而且極大地提升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實力,縮小了我國高等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然而,長期受到國家扶持的重點高校也出現了身份固化、競爭缺失、重復交叉等問題,致使科研資源利用不合理、創新機制驅動乏力,高校科研成果和人才要素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難以貢獻其應有的動力。針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現行問題,面對當下錯綜復雜的改革環境,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這一戰略布局,是十八屆五中全會創新發展理念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具體體現,是教育改革發展領域中一種宏觀層面的總規劃、總部署,要想利用“世界一流”戰略布局來圓教育強國之夢還需要在具體落實上多下功夫。
創“世界一流”,要立德樹人,堅定信仰。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此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方案也明確提出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可見我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修煉學生的德行。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讓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貢獻力量、主動作為,首先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體系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牢固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人生信念,腳踏實地、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奉獻青春熱血。
創“世界一流”,要反腐倡廉,純潔隊伍。我國高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一直被當作為國家發展輸送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基地,一直以來都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然而近幾年,高校管理者挪用建校資金、項目帶頭人私吞科研經費的消息頻頻出現,高校里的貪污腐敗現象屢禁不止。要想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領導,全面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高校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把每一項資金落到實處、用在實處,主動擔負起創建良好校園環境、為國家和民族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創新型人才的光榮使命。
創“世界一流”,要創新創造,優化機制。當前許多高校中,以學術論文為尊的晉升考核機制,抑制了廣大中青年教師的發展空間,而極度寬松的學術論文發表途徑,更是讓買賣論文的不良風氣肆意滋長。近幾年,學術腐敗現象層出不窮,學術論文的數量居高不下,但是質量上卻與世界一流大學相距甚遠。要想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必須加快推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優化中青年教師成長發展、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嚴格把控學術論文的質量關,堅決杜絕學術腐敗。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優化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機制,讓高等教育真正做到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只要以國家“世界一流”戰略布局為總綱領,扎實推進各項建設任務,積極落實各項改革任務,教育強國的夢想一定能夠圓滿實現。